敲定的解释是指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不再变动。这个词汇常用于形容某项决策、计划或协议已经得到最终确认,各方达成一致,不再存在变动或更改的可能性。在商业领域,敲定常常用于描述合同或协议的最终确定。当双方或多方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并且合同被正式签署后,就可以说合同已经敲定。这意味着各方都需要遵守...
敲定是指确认或决定某件事情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使用“敲定”来表示一个计划、行动或决议的完成或达成。这个词汇通常会在商业和职业交往中被使用,例如签订协议、传达决策或进行协商等。在职场中,敲定意味着公司或团队已经就某个项目或商务提案达成意见,并做出了最终决策。这个过程通常需要领导层...
所谓敲定,不敲不定,一敲就定。莫非就是从这路里过来的? 结婚证上当然也要敲图章,不过民间的“敲定”还不是指的结婚。 民间“敲定”似有二途,一明一暗,讲起来很有趣。 明路当然是见爷娘。在上海,主要是指见女方爷娘,也就是毛脚女婿上门。可见上海男人的地位老早就一落千丈了。 半个世纪以后,全国人民总...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已经敲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11日对外公布。《意见》提出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三阶段”目标: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抽象的意思就是:(跟XX)敲定;最终确认;达成一致;做出决定; 板上钉钉... 例句1: Hopefully the show will conclude with the actual wedding itself or at leastget it fully nailed downfor us. 希望这部剧能以他们的婚礼结束,或者至少能让我们确定他们已经板上钉钉了。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截至1月26日,除湖北、新疆外,29省(区、市,以下简称“省份”)公布了2023年经济增长成绩单以及2024年GDP增速目标。增速方面,15个省份跑赢全国GDP增速(5.2%),其中西藏、海南、内蒙古GDP增速排行前三,黑龙江以2.6%的GDP增速位于全国倒数第一,辽宁GDP增速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增速。
《北京市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日前在首都之窗正式公布,33件实事的完成时限和主责单位也对外明确。今年民生实事既涉及市民关注的增加学位、老楼加装电梯、养老助餐等“老”话题,也有滨水步道、暖心驿站等“新”项目。▲提高居⺠短距离出行质量,缓解城市拥堵,规划长度约1100公里的城市滨水慢行系统 20...
2024年养老金的调整已经基本敲定,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涨幅,是不是能够超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涨幅呢?如果单纯的从养老金的涨幅比例来对比的话,那么这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但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涨幅比例高,并不意味着调整的金额高,所以说二者之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我们能够看到每一年养老金,都有一个固定...
12月20日,苏宁易购与博西家电召开2024年度战略启动会,围绕高端产品共创、新品上市推广、场景体验提升、营销资源整合等维度达成共识,并敲定2024年40亿合作目标。双方将携手加强产品科技创新,提供智能健康的使用体验,继续挖掘消费者痛点及需求,打造更有价值和差异化的服务。强化用户思维 提升产品和服务体验 谈及当前市场...
2024年3月7日,养老金调整敲定,今年能按3.8%调整吗?2024年度养老金的调整总算是尘埃落定了,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所明确的,关于退休人员继续提高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实际上这对于广大退休人员来说,确实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个人在此之前就已经听到了很多风声,人们会普遍认为今年开始不再继续调整养老金了,因为退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