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1)概念模式: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应用)公共数据视图。2)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它由概念模式推导而出。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内模式的物理性主要体现在操作...
1、外模式 对应数据库的升级、外模式包括(子模式 用户模式) 用来描述用户看到或者使用那部分的数据的逻辑结构,用户根据外模式用户数据操作语句或者程序去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外模式的主要特点用来描述组成用户视图各个记录的组成、相互联系、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数据项的特征等。 2、概念模式 对应数据库的概念模式,...
数据库三⼤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1、外模式 对应数据库的升级、外模式包括(⼦模式⽤户模式)⽤来描述⽤户看到或者使⽤那部分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户根据外模式⽤户数据操作语句或者程序去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外模式的主要特点⽤来描述组成⽤户视图各个记录的组成、相互联系、数据的完整性...
51CTO博客已为您找到关于数据库的内模外模概念模式的相关内容,包含IT学习相关文档代码介绍、相关教程视频课程,以及数据库的内模外模概念模式问答内容。更多数据库的内模外模概念模式相关解答可以来51CTO博客参与分享和学习,帮助广大IT技术人实现成长和进步。
重点1:数据库模式 1、数据库系统划分为三个抽象级:用户级、概念级、物理级(对应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1)用户级数据库:对应于外模式,是最接近用户的一级数据库,是用户可以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又称用户视图,其主要由外部记录组成,不同的用户视图可以互相重叠,用户的所有操作都是针对用户视图进行的。
人们为数据库设计了一个严谨的体系结构,数据库领域公认的标准结构是三级模式结构,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提高了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用户级对应外模式,概念级对应概念模式,物理级对应内模式,使不同级别的用户对数据库形成不同的视图。所谓视图,就是指观察、认识和理解数据...
1.外模式 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对应于用户级,对应于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是与和具体的应用或者项目有关的逻辑表示。用户可以通过外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于对应于用户的数据记录,也可以用数据库操纵语言DML来对这些数据进行操作。外模式反映了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观。 2.概念模式 又称为逻辑模式,对应...
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点的描述,是全部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是概念模式的子集,是与某一具体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点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所看到的数据视图;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它是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
概念模式是中间层次,介于外模式和内模式之间。概念模式描述了数据库的全局视图,定义了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概念模式不仅包括了数据的逻辑结构,还包括了数据之间的约束和操作。概念模式使得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数据库的结构和操作。 最后,内模式是数据库的最底层,描述了数据库的物理存储...
数据库的内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三级模式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也称用户模式 用户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接口,对用户使用的数据的描述 数据操纵语言DML ,比如select看到一个表的数据。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也称物理模式、存储模式 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织方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