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数据、信息与知识》上课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将...
数据、信息与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数据、信息与知识 教科书 书 名:《信息技术》必修1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6 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运用数...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数据、信息与知识》上课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数据、信息与知识》是整本书的起始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定义、特性以及数据与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信息处理、数...
“数据· 信息·知识“教学设计 。 · 门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 适应的课程标准: 1.1 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 , 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1.2 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 , 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 所针对的教材内容: 1.1 感知数据 , 1.2 数据、信息与知识 学习环境 : 有教学控制软件的多媒...
《数据、信息与知识》教学设计 学校东方市琼西中学执教教师李才鸣 课程内容数据、信息与知识课程学时1 所属学科信息技术教学对象高二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本书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是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也激发学 生对今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教材的组织结构中第一章是认识数据...
教学策略:本课通过案例分析、师生交流逐步建构完成“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微课,学生初步掌握用数字化学习工具(思维导图)管理知识的方法;开展项目学习,对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即采集学生真实的体质数据并将其作为活动素材,引导学生学会提炼相关信息,展开讨论,用...
本文将从感知数据的概念入手,探讨数据、信息与知识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感知数据 1.1数据的定义与特点 -数据是指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具有客观性、客观性、客观性和客观性的特点。 1.2数据感知的意义 -数据感知是指通过感官对数据进行感知,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1.3数据感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
本文将从感知数据的角度,探讨数据、信息与知识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感知数据的重要性 1.1数据的定义和特点:数据是指以数字、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的事实或现象。数据具有客观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 1.2数据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数据可以提供教学设计所需的实证依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
一、感知数据的重要性 1.1数据是信息的基础 1.2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1.3数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二、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2.1数据是未加工的原始材料 2.2信息是对数据的加工和组织 2.3知识是对信息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设计中的数据应用 3.1利用数据引发学生兴趣 3.2利用数据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本文将从感知数据、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感知数据的意义与作用 1.1数据的定义与特点 数据是指以数字、文字、图形等形式记录的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它具有客观性、可度量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感知数据的重要环节。 1.2感知数据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感知数据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