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御数息亦如是,守意若彼是谓观 (译)修行人做到相随后,就要像放牛的人在另外一边看着牛吃草,牛吃草相当于在数息随息,修行人要从刚开始数息到最后究竟都要观察到。 四、其修行者已成于观。当复还净。如守门者坐于门上。观出入人皆识知之。行者如是。系心鼻头当观数息知其出入。 譬如守门者,坐观出入人,在...
数息门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六妙门之一。更多:https://www.bmcx.com/
数息观在印度话是“安那般那”,为佛陀所教导的禅定修行法门之一。由于此观法对治散和不净观(对治贪欲)一样很有力,所以被称为"二甘露门" 。这两个甘露之门可以让我们获得禅定同时如法思维,可以获得无漏的智慧,所以称为甘露门。 中文名称——数息观,外文名称——安那般那。主要作用——治散和不净观。 通...
数息,简单来说,就是从一数到十,过程中要求数字与呼吸的出入都清晰可见,不容半点模糊。若是在数息过程中出现模糊,例如数到中间不清楚是五还是六,此时应重新开始数,确保每一个数字都数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数息不仅可顺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还可逆数:十、九、八、七、六...
也就是数息六妙门,梵语名安那般那。是出息和入息的意思,是对治散乱的方法。听说这是释迦牟尼佛,教他的儿子罗睺罗所用的方法,非常特殊。在小乘里也有数息方法,但此经是讲大乘的,所以这个“数门”也有所不同。小乘根钝,不明其理,心多散乱,所以教以数息,收摄其心,他们的重点在计数上。而这里的“...
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行者为修无漏真法。先须调心入定。欲界粗散难摄。非数不治。故须善调身息。从一至十。则粗乱静息。心神停住。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妙门也
数息门养生功法分为三个步骤,先是依数息基本法摄心归一,初步进入数息态,其次是在数息态中,起各种转移身心的观想,使超越原来的小我执著;最後是在不断地超越中,以无心无为的任运心消泯数、息、观以及身心的各种感觉,使之进入坐忘的无我禅态,身心由此而获得大休息、大调整。具体功法如下: ...
数息为六妙门之第一步。所谓息,即是一呼一吸之间,叫一息,也叫一念。数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计算其次数。数息的目的在于去除妄想,因为凡夫一念之间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数息等于是打鱼拉网,慢慢收,心收拢之后,一到心无散乱时就不要数。如果再数,则是头上按头,多此一举。不用数之后即须随息,若强再计数,便是自...
“数息”法门的诀窍,真懂了,身体会越来越舒服。 南怀瑾先生🙏🙏🙏 通常一般人练数息法,都是有意的呼吸,把呼吸当成肺部的作用而已,这当然会出毛病,并且我们的呼吸也不单是由两个鼻孔在运行,其实,十万八千毛孔...
24.1、(卷七)六妙门①:数息 最尊贵的净莲上师讲授 讲于台北新店 二○一二年一月八日 我们之前介绍的四禅、四无量心、四空定,是属于有漏禅,它是共凡夫跟外道的。那为什么称为“有漏禅”呢?因为在初发心修禅定的时候没有生起厌离心,只是为了禅定的快乐和果报来修禅,所以在修禅的过程,就没有智慧的观察,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