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基于“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的开放、共享、共创新模式,未来将在国内文博单位推广,以促进文物数字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记者张玉洁)
"数字敦煌",是一项敦煌保护的虚拟工程,该工程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三个部分,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研究等需求。运用测绘遥感技术,致力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等一切文化遗迹,以毫米的精度虚拟在电脑里,集文化保护、文化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 制作情况 武汉大学李德仁...
年代:北魏 第254库建于北魏。洞窟位于莫高窟崖面中层,是莫高窟最早的中心塔柱式洞窟。洞窟前部为人字披顶,人字披南北两端 敦煌 莫高窟 第285窟 年代:西魏 该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主室北壁发愿文中存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五年(539年记年),是敦煌石窟最早有确 敦煌 莫高窟 第420窟 年代:隋朝 该窟创建于...
全部数据已加载完成,已经到底了 相关搜索 主办 十七篇 夏鼐 木简 守屋 墓葬 编写 五十年代 张大千 完成
用户一键接入,突破设备、时空、人流限制,实现写实级别的场景和沉浸式的交互体验感受。 联合开发 敦煌研究院 提供海量藏经洞数字化资源 首次公布高清藏经洞资料 腾讯 超强大的云端算力 使画面品质进一步提升的同时 帮助影视制作效率获得指数级提高
敦煌研究院版权所有 2016-2025 Copyright For Dunhuang Academy . 陇ICP备11000088号 . 甘公网安备 62098202000041号
“通过数字敦煌的展示,重现关键历史场景,我们将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了解敦煌文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公众可以得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数字敦煌让我们和优秀文化遗产不再只是单纯游览的关系,而是从观众‘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安慧莉说。
中新网甘肃敦煌4月19日电 (记者 冯志军)30年前,为实现敦煌石窟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敦煌研究院开启“数字敦煌”的实践探索。如今,日趋成熟的数字采集技术和系列成果,不仅被广泛应用于考古研究、图书出版、对外展览等,昔日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字化呈现和演绎,渐成“Z世代”共情体验。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18日...
“数字藏经洞”是“数字敦煌”网站中最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功能之一。 它综合运用高清数字照扫、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云游戏等游戏技术,生动复现藏经洞及其百年前室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数字资产规模超过50G,画面精度达到4K影视级画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