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译文:周幽王二年,泾、渭、洛三川发生大地震。周朝大夫伯阳父说:“西周既将灭亡了!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阳气沉...
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
帝曰:夫子之言,上终天气,下毕地纪,可谓悉矣。余愿闻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鬼臾区曰: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真要。帝曰: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
【题目】请大家帮我翻译一下:《资治通鉴卷十汉纪》后数日。蒯彻复曰:“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韩信犹豫...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州、饶州的各座大山里有银矿,开采它们可获大利,每年朝廷数百万贯钱。”唐太宗说:“我贵为天子,这样的事知道得很多,我只需采纳忠言,推行善事。况且,国家剩余数百万贯钱,哪如得到一个有才德的人?我没见你推举贤能,推行善事,也不检举不法之人,肃清...
四面楚歌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象则有滋,滋故生数。数则可纪,象则可形。可形可纪,故其理可假而知。可假而知,则龟筮是也。龟则为象,故以日为五行之元。筮则为数,故以辰为五行之主。因夫象数,故识五行之始末。籍斯龟筮,乃辩阴阳之吉凶。是以事假象知,物从数立。自義农以来,迄于周汉,莫不以五行为
yán zì wǔ shí yī , jí wéi liù shí jì shù zhī shǐ yě 。 小提示:"言自五十一,即为六十纪数之始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一: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新中国成立于一九四九年的这一天。 小提示:"言自五十一,即为六十纪数之始也。"中的词语...
【序】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①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②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二》)附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节选):曹景宗,骁将也;韦睿执白角如意、乘板舆以麾军。夫二将之不相若,固宜其相轻矣。武帝豫敕景宗,得将将之术矣。敕睿以容景宗易,敕景宗以下睿难。然而非然也,睿能知景宗之鸷,而景宗不能知睿之弘,景宗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