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保民”乃周王朝政治路线的理论概括,意指执政者需自我完善道德,事事依礼而行,并自觉守护民众福祉。 “敬德”是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它强调执政者必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谨慎、小心、严肃、认真地对待统治职责,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在周人看来,“德”是“天”的至善性,“敬德”便是“敬天”,唯有如此,方能...
从那以后,“敬德保民”成为了周朝治国的基本方针。在周公的影响下,周朝的统治者们始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得周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之一。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周朝,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敬德保民”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源于周代的政治思想体系。以下是对“敬德保民”的详细阐述: ### 一、概念解析 “敬德”指的是统治者应当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建设,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保民”则强调统治者要保护民众的利益,关心民生疾苦,确保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今天看来,《尚书·周书·君奭》的这些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或领导者,我们应当以周公旦为榜样,秉持敬德保民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和能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国学经典# 《...
敬德保民是指统治者应修养德行、爱护百姓;以德配天强调君主的德行需符合天命,德行决定统治合法性。 "敬德保民"和"以德配天"源自西周政治伦理。解析分三步:①"以德配天"是周公提出的天命观,主张天命不再固定于某姓王朝,而是根据统治者德行转移,商纣失德故周人代商;②"敬德保民"要求统治者通过施行德政(如明...
西周统治者意识到必须重视民众的意愿,否则将会导致政权的覆灭。他们反复地强调夏、殷之间。所以逐渐形成了“敬德保民”这样将人意嫁接到天命上的政治理念。2、周灭商时势力较弱,需要借助道德的力量来打败商朝 周以蕞尔小国而能克商,既不能由经济力强弱作理由,又不能由军事力量的优劣来分高低,周之胜利当只能...
西周在建立自己的统治之后,商朝灭亡的原因还历历在目,警醒着统治者。西周统治者看到了商朝一昧将天子等同于神灵的弊端,明白神权政治必定走向没落。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创立了以“德”和“民”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体系,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政治理想。 但在这个政治理想中,西周统治者并没有完全抛弃“上天”的概念,而是将...
周公制礼作乐,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即“敬德保民”。 “敬德” ,是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有德才会得到上天的保佑。 “保民” ,是因为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保民”实际上就是保社稷、保国家。 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是夏商以来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一大转变。 下列说法与周公的指导思...
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的基本涵义 1、“敬德”的涵义 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德”,并且作为一个明确的范畴和概念。 商朝的“德”含有如下涵义: 首先,恪守于天命, 遵循于先王之命可称为“德” ;其次,听命君王之言是为“德”;再次,能够在政治上信用旧人的君王亦称为“德”;最后,勤劳从事也是“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