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郡所驻军队,不仅要负责平时的边塞防守,战时还要集中调派,出征打仗。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羌人反叛时,朝廷派后将军赵充国率兵六万人前往弹压,河西四郡的郡兵亦在调派之列。要破羌将军辛武贤率兵六千多人,敦煌太守快率兵二千人,酒泉侯冯奉世等率兵四千人配合作战。悬泉汉简中有多...
敦煌郡,这个古老的名字,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它最初出现在西汉时期,由汉武帝在元鼎六年(前111年)将酒泉郡的西部地区划出,命名为敦煌郡。郡治设在敦煌县,隶属于凉州刺史部。📚汉代敦煌郡 汉代敦煌郡领有六县:敦煌县、冥安县、效谷县、渊泉县、广至县和龙勒县。敦煌这个名字寓意着盛大,秦末汉初时是大月氏...
到西汉末年,敦煌郡领有6个县,其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疏勒河以西及玉门关以东地区。根据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敦煌郡辖区共有编户11200,有人口38335人。敦煌郡包含多个都尉辖区,北有玉门都尉、中部都尉、宜禾都尉,南有阳关都尉,各辖有若干个“侯官”,驻军大约有5000人的规模。 东汉时郡境保持不变。根据...
河西四郡,指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个郡,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是 汉唐时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范围大致包括今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后,西汉在河西走廊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因地处黄河上...
2024年5月12日,河西走廊之旅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敦煌郡。敦煌,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总是能让人心生向往。 西千佛洞:历史的静音处 🕊️ 相比热闹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显得格外宁静。这里的土质较为松软,风化损毁得也相对严重。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够欣赏到开放的4个洞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独特的圆顶帐...
而南籍端水,也就是今天的疏勒河,发源于南羌中,向西北而行,途径玉门、瓜州流向敦煌南部。有了水源,如何将水囤积起来,用于农业灌溉,修渠就是一个办法,在当时,敦煌郡不仅有明渠,还有井渠,但是发展生产,用水量巨大,主要靠明渠。敦煌郡虽然大面积土地是黄沙,但是只要掌握好水源的自然规律,黄沙也能变成绿洲...
敦煌是新成立的边塞重镇,如果这次移民建议被执行,从哪方面讲,敦煌都应该是这次移民的重点目的地。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武帝宠臣江充诬陷,起兵被杀,因此事死者数万人,受牵连者数十万人。很多人因为“劫略”而被发配到敦煌郡,这又是敦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到了...
【直通文博】敦煌郡在西汉经营西域中的战略定位——以敦煌简牍文献为中心 郑炳林 司豪强 敦煌汉长城当谷隧 汉武帝取得河西后,设置酒泉郡以绝胡羌之道,通西北国,并将酒泉郡作为西汉经营西域最初的基地。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命赵...
敦煌郡的边塞长城及烽警系统 李正宇 一、敦煌郡的边塞长城 敦煌郡内的边塞长城,是从东边酒泉郡延伸而来的。大约完成于西汉元封年代(公元前110年~前105年)。 未筑长城之前,先在敦煌郡绿洲北部沿籍端水(今名疏勒河)设立了3个都尉府,即宜禾都尉府、中部都尉府、玉门都尉府,接着,在敦煌郡境西边又设立了阳关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