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词这颗明珠,还掩埋在沙土之中,需要文人去挖掘、揩拭、磨光。词集 《敦煌曲子词集》《敦煌曲子词集》在敦煌发现的民间词曲总集。王重民校辑。王重民(1903~1975),字有三,原名鉴,河北高阳人。1924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研究中国古典文献,整理文史资料。毕业后长期在北京图书馆工作。1934年曾去法国,在...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牅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万般无奈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7、《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唐代:佚名 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麟台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吐。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8、.《定风波》唐代:佚名 不攻书学剑...
“词”的全名应叫“曲子词”,“曲子”是它燕乐的调,“词”就是唱词,后被简称曲子或词,那时的曲调无法流传,我们能欣赏的只剩下文词了,所以现在统称“词”。不过现在熟知的这些词,是“文人词”。词本产生于民间,所唱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后引起文人雅士的注意,将其更规范化。但同时也有缺点,就是词的内...
是布头,丝麻,动物羽毛,芦苇或者树叶。只有财力丰厚的人才能穿貂裘。在敦煌冬天的严寒里,僧人们冻得向朱门求救,而那些边关的将士却年复一年在寒冷中守卫着国土,这样在一首首真切的敦煌曲子词里,看到当年的艰辛和寒苦,文明是这样在风雪寒冷真实中传承下来。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诗词# ...
古诗词鉴赏分享:敦煌曲子词 经典古诗词鉴赏分享: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 五两[1]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2]觉船轻。揉橹[3]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陕汋[4],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5]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注释】 [1]五两:古代的测风器,把鸡毛五两系在高竿顶上,用来观测风向、风力。 [2...
——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卷帘嫩笋初成竹。小玉莫添香。正嫌红日长。四支无气力。鹊语虚消息。愁对牡丹花。不曾君在家。任二北认为:这首敦煌写卷《菩萨蛮》,与抄写在它后面的另一首《菩萨蛮》属于联章之作,分写春闺怨与秋闺怨。为了证成其说,他把指称夏天的“朱明”二字校改为“清明...
唐宋词名篇鉴赏(五十五)|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清明节近千山绿。轻盈士女腰如束。九陌正花芳。少年骑马郎。罗衫香袖薄。佯醉抛鞭落。何用更回头。谩添春夜愁。任二北先生《敦煌歌辞总编》卷二指出:“此辞文人之作,入《花间集》难辨。”所论极是。词写清明时节游春踏青的少年男女的一次偶遇,题材内容和词...
敦煌曲子词,是指唐代敦煌通俗文学中的一类作品,包括敦煌遗书中的“敦煌曲”、“曲子调”、“俗曲”、“小曲”、“曲子”、“词”等.它们符合倚声定文、由乐定辞的原则,都能被之管弦发声歌唱. 敦煌曲子词大都来源于民间,比较真切地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其中描写征战的歌辞,一方面揭示了连年征伐...
敦煌曲子词问世后,震惊文学界。其作品大部分来自民间,证明了词和文学史上的大多数文体一样都是发源于民间的。此外,它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了商贾、征夫、妓女、侠客、医生、僧侣、道士等人的生活和思想,远比花间词要广泛得多!由于安史之乱后,河西地区失守沦陷,边陲人民饱受苦难。所以,在敦煌曲子词中,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