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何晏《论语集解》)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杨伯峻《论语译注》)...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何晏《论语集解》)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杨伯峻《论语译注》)...
2、《论语·子路》载:“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学家何宴在《论语集解》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后争利,故曰‘不和’。”后世儒者常以此诫勉君臣。这体现出儒学(A、重视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B、倡导与人为善、社会和谐C、具有调节政治关系...
何晏《论语集解》有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名句默写。(1)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境。李清照在《渔家傲》中,用“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译文:孔 正文 1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的意思是:孔子说:"人们由于本心本意不同,故而不与心意不同的人相处.这也就是人各有其志...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27]",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29]"。举世混浊,清士乃见[30]。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状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