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曾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1987年,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04年,沈阳故宫作为明清故宫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的建筑布局、装饰风格、色彩运用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追求。同时,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家宫殿,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故宫博物院通过明清皇家宫殿建筑、宫廷史迹原状陈列、珍宝、钟表、书画、陶瓷、雕塑等艺术藏品常设展览,以...
明清更迭,故宫历经扩建与辉煌,直至封建制度瓦解,它逐渐褪去皇家禁地的神秘面纱,于1925年向公众敞开大门,化身故宫博物院,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新中国成立后,故宫获得前所未有的保护与修复,1987年荣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骄傲,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艺术价值,至今仍熠熠生辉...
北京故宫,这座宏伟壮丽的建筑,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往昔它还有一个神秘而威严的名字——紫禁城,坐落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位置,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之上。以下是对北京故宫详尽的介绍: 一、历史背景与建筑特点 历史背景:时光回溯到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年代。当时...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以下是关于北京故宫的详细介绍:一、历史沿革 建设时间: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史地位:自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
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的最高典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它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制文化和宫廷文化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见证;它传承和凝练了轴线布局、中心对称、前朝后寝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宫城建设的传统。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北京故宫的皇宫建筑,是清王朝在中国东北地区创立...
故宫,坐落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璀璨文化的宏伟宫殿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 年),历经 14 年的精心营造,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基本竣工。它的诞生源于明朝永乐帝朱棣对彰显皇权威严与国家强盛的追求。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众多能工巧匠倾心打造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其设计者据...
北京故宫,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皇家宫殿,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地带,是中轴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并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正式建成。历经明清...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历经十四年的精心营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式竣工。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间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707间(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这些宫殿错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