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因死在柳州刺史任上,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齐名,并称为“韩柳”。 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思路分析与延伸: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
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地胆草,这是一种在民间被广泛使用的草药,因其形状似草鞋,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鞋底”。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地胆草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药效,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地胆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在民间,...
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考中者均称“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故表述错误。
外观呈紫色,故又称为紫铜。其再结晶温度为200~280℃。T1和T2是阴极重熔铜,含微量氧和杂质,具有高的导电、导热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可以熔焊和钎焊。主要用作导电、导热和耐腐蚀元器件,如电线、电缆、导电螺钉、壳体和各种导管等。T3是火法精炼铜,含氧和杂质较多,具有较好的导电、导热、耐腐蚀性...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
“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 分析总结。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结果...
临清架鼓的大锣锣面直径一般为80厘米到120厘米不等,因其个大如筛,故又称筛锣。临清架鼓原名助阵鼓,又名羯鼓,起源于东汉末期,击鼓是为大将助阵扬威的。蜀国名将张悦曾两次为关羽击鼓助威。流传到五代、十国、宋、清等朝代,于民国初期,临清正式成立了架鼓会。参加架鼓会的多是回民群众,所以,...
解答一 举报 词兴起于__隋唐___,盛行于__宋__,配乐歌唱,始称“___诗余___”或“__曲子___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_长短句___”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最初,词又被称为曲子、曲子词、琴趣、诗余、长短句等等.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
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二十六世纪)起始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1644)年,上下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计约3249卷,4720余万字,从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撰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到1784年《二十四史》集典完成,历1888年,其著期之长、涵盖之广、跨度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