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这是一副精彩的同旁对,每一个字的偏旁都是一样,且意思通顺。 忠义孝悌礼仪廉 一二三四五六七...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5、 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 前程金修 6、 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席间,照例少不了连句答对。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说道:"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先时我曾北游,出了一联,人人摇手不对。"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的出句竟如此之难"友人道:"一般。"之后,念了上联: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 纪...
老和尚听罢,便将两人姓氏嵌入联说: 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 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半天也没对上,不仅得不到水喝,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广东农民报》一读者将这故事整理成文, 投至该报,有 36 位对联爱好者热心对下联,其中阳春县读者黄...
篇1:有故事的趣味对联 暗讽联 过去,某一村庄,有一位土财主,家有良田千顷,騾马成群,杖着有钱有势,鱼肉乡里,欺压百姓,横行霸道,百姓们敢怒不敢言。那年他五十四岁,看上了一家农户女儿,芳龄一十六岁,杖着自己财大气粗,强行娶农户女儿做妾,在结婚那天,有人送去一付对联,上联:“二八素装强红裹。” 下联:“...
对联故事-妙联救人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
对联故事 篇1 传说有一个土财主,不识一字。赶上岳父作寿,他也想附庸风雅送一副寿联,便请来村里一位老学究代笔。老学究问他想写什么内容,财主回答说:“你把我岳父捧得高高的,越高越好;你把我说得低低的,越低越好。”老学究思索过后,挥笔写成上联: ...
有趣对联故事 1 1、 君子之交 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中记载:某书生家贫,无酒为友祝寿,遂持水一杯,谓友人曰:“君子之交淡如。”友人知其意,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这一问一答恰好构成一副对联: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出自《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下联出自...
背后的故事,有谐趣、有意味 让人回味不绝 莲子(怜子)心中苦 梨儿(离儿)腹内酸 相传这副对联是金圣叹临死之前所作。 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被朝廷下令处死,金圣叹的儿子来送行。才思敏捷的金圣叹,临刑时,见到悲痛的儿子,于是说,我出个对联你来对:莲子(怜子)心...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此联妙趣横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不失为家教的劝世箴言。 中国对联故事 3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幅家庭教育对联:咬几本有用的书,就可以吃喝;培育数根新竹竿;就像孩子和孙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