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jiāng 湖hú 莫mò 漫màn 游yóu。 须xū 知zhī 香xiāng 饵ěr 下xià, 触chù 口kǒu 是shì 铦xiān 钩gōu。原文 放鱼 (唐)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拼音有误?我来纠错 ©诗词乐 京ICP备19001275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823号 ...
放鱼🔈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晓日提竹篮,家僮买春蔬。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无声但呀呀,以气相喣濡。倾篮写地上,拨刺长尺余。岂唯刀机忧,坐见蝼蚁图。脱泉虽已久,得水犹可苏。放之小池中,且用救乾枯。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一时幸苟活,久远将何如。怜其不得所,移放於南湖。南湖连西江,...
【放鱼】扩展词 放鱼入海 【放鱼】关联词 鱼苗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鱼池:唐.吴融〈废宅〉诗:「放鱼池涸蛙争聚,栖燕梁空雀自喧」为养鱼而挖凿的池沼。 濊濊:《诗经.魏风.硕人》:「施罛濊濊,鱣鲔发发」宋.苏轼〈戏作放鱼〉诗:「濊濊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放鱼入海:《三国演义》第四二回:「...
百科释义 报错 《放鱼》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题材独特,角度新颖。作者既入乎其内,深入地体察了鱼的习性、情态和生活环境,作了准确而非泛泛的描写;又出乎其外,由尺寸之鱼联想到广阔的社会人生,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受到诗中寓意的暗示和启发。全诗状物形象,含蕴深远,是独具一格的难能可贵之...
唐代作家李群玉创作的放鱼拼音版《fàng放yú鱼》:zǎo早mì觅wéi为lóng龙qù去,jiāng江hú湖mò莫màn漫yóu游。xū须zhī知xiāng香ěr饵xià下,chù触kǒu口
小提示:李复的放鱼拼音读音来自AI,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李复 不详 李复的诗 胡义修推官再招彦桓与予同游龙泉寺 咏槐 题解梁驿舍 晋州会上送卫伯绍休官南归 陈再有诗诮梅开晚对酬 后园小池 查看更多
《放鱼》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其核心寓意包括以下几点:对自由的向往:诗中“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表达了诗人希望鱼儿早日化龙,寻得一个广阔无垠、自由自在的世界,这是对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对世态的警醒:“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则是对社会险恶的深刻揭示,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看似诱人的机会...
小提示:韩维的放鱼拼音读音来自AI,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 ...
放鱼【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赏析 【注释】: 这是咏物诗中一首富于哲理的佳作,篇幅短小,意味隽永。我国古诗中,最早写鱼的诗句见于《诗经·卫风》中的《硕人》篇。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枯鱼过河泣》,则是以鱼为抒写对象的完整的全篇。唐代咏物诗不少,...
李群玉的《放鱼》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放鱼这一行为的描绘,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具体来说:主题明确:以放鱼为题,通过简短的篇幅,描绘了鱼儿的生活状态,并寄寓了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寓意深远:首句“早觅为龙去”表达了诗人希望鱼儿能寻找到一个广阔自由的世界,而“江湖莫漫游”则与首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