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衰变类型是指不稳定原子核因放射性自发转变为另一种核时发射粒子而变化的类型。衰变类型 放射性衰变类型 放射性现象发现后,1897年E.卢瑟福在测量铀矿物发射的射线时证明,此射线由两种穿透能力不同的射线组成,其中的软组分(很容易被薄层物质吸收)称为α射线;硬组分(不易被物质吸收)则称为β射线。1899年...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方式常用衰变纲图来表示。典型的衰变纲图,通常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①衰变时发射出的粒子(或射线)的种类及其能量和强度;②γ跃迁的多极性;③从对衰变过程的研究中获得的关于母核和子核结构的知识,即衰变所涉及的各能级的能量、自旋和宇称(见原子核的能级)。 衰变纲图中一般以横线表示核能级,最上...
例如,钍衰变链从钍-232开始,它会释放一个α粒子变成镭-228,然后经历两次β衰变,先变为锕-228再变为钍-228。再经过四次α衰变后,它变成了铅-212。但这还不是终点,因为铅-212是放射性的。它还会经历β衰变变成铋-212,然后可能再经历几次α衰变或β衰变,最终形成铅-208。除了以上三条衰变链,还有一条...
放射性衰变可分为三种主要衰变方式: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α衰变是指一个原子核中发射一个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数减少4,而原子序数减少2。举例来说,铀238衰变为钍234就是一个α衰变的过程。 β衰变有两种形式:β-衰变和β+衰变。在β-衰变中,一个中子转变为一...
衰变亦称“蜕变”,指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粒子而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过程,如镭放出α粒子后变成氡。释义 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Radioactive decay)。这些放射出的粒子或能量(后者以电磁波方式射出) 统称辐射(radiation)。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
放射性衰变系又称放射系、放射链、衰变系、衰变链。指一系遗传相关的放射性核素,系中每一个放射性核素都是前代的放射性核素通过α或β衰变产生。介绍 放射性核素的递次衰变系列,又称放射系或衰变链。衰变系中的每一个放射性核素都是由“始祖”或上一代放射性核素通过α或β衰变产生的。已知存在铀系、锕铀系...
而氢的同位素氚,衰变时会将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所以1个质子2个中子的氚会衰变为2个质子1个中子的氦3,这被称为β衰变。需要注意的是,衰变是一种随机事件,任何一种放射性元素都可能在下一秒就发生衰变,也可能在10亿年以后才衰变,至于半衰期,其所描述的只是一种概率。就好比有一种元素的半衰期为10年,...
最简单的例子是氦-4,它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这种同位素的极端稳定性是放射性元素(如钍-232)发生α衰变的部分原因,因为α粒子与氦-4核相同。这么多放射性元素衰变为铅,是因为铅具有幻数,而铅-208的同位素具有双重幻数。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因为物理学家仍...
每当我们谈论弱相互作用的时候,只会说某种类型的放射性衰变。这些放射性衰变会让一个重夸克或轻子衰变为更轻更稳定的夸克和轻子。例如上图构成中子的一个下夸克释放出一个W¯玻色子,衰变为质子。弱力确实控制着这一过程,但这听起来不像其他力的描述一样!但事实证明弱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力,我们只是不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