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放射源:β放射源是指可以发射电子的同位素放射源。它包括发射β-粒子(电子)、β+粒子(正电子),以及发射俄歇电子或内转换电子的放射源,其中以发射β-粒子的放射源为最主要,通常写成β放射源。某些β放射源伴有γ辐射,但在使用时主要用...
放射源的分类(categorization of radioactive sources)是2014年公布的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出自《放射医学与防护名词》第一版。定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62号公告《放射源的分类办法》(2005)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Ⅰ类(极高危险源)、Ⅱ类(高危险源)、Ⅲ类(危险源)、Ⅳ类(低...
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如工业料位计使用的铯-137、探伤机使用的铱-192及医院伽马刀使用的钴-60等。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
病情分析:放疗的放射源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射线或粒子,具体选择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以下是常见的放疗放射源: 1.X射线:X射线放射源通过专用的装置发射出高能量的X射线束,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机器称为加速器或直线加速器,其产生X射线的方法类似于医用X射线机。 2.伽马射线:伽马射线是高能量电磁辐射,可用于治疗...
(一)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或者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的; (二)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放射性标志的。 5 放射源的应用 放射源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不仅在核设施,而且在科...
放射源的危害 放射源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损伤组织、损伤细胞、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系统、增加患癌风险。 1.损伤组织:长期或大量接触放射源,射线会破坏人体组织,导致组织功能异常或丧失。 2.损伤细胞:放射源发射的射线能够直接损伤人体细胞,包括DNA等遗传物质,可能导致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形等严重后果。
α放射源,一种以发射α粒子为主要特征的放射源,简称α源。用发射α粒子的核素所制成。用于制备α源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有钋210、镭226、钍228、钚238、钚239、镅241、锔242和锔244等。由于这些核素都是极毒的,半衰期又较长,它们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内照射;研制α源时,应当十分重视保证放射性物质不脱落、不...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Ⅰ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种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Ⅱ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
放射性同位素 指某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元素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不同的核素。 放射源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射线装置 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