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毒理学 放射性毒理学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学名词。 公布时间 201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审定布的物理学名词。出处 《物理学名词》。
放射毒理学是研究内照射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机体代谢、转归、生物效应和加速排除的一门科学。是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研究的主要内容,其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与放射医学的兴衰密切相关。 外照射:生物机体所接受的电离辐射照射来自于体外的电离辐射源照射。 内照射:生物机体所接受的电离辐射照射来自于进入机体的放射性核素照射。
《放射毒理学》是一门研究放射性物质对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学科,涉及到放射性元素的检测、毒性评估以及防护措施等内容。放射性元素的检测通常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比如通过γ能谱仪、α能谱仪等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能够准确识别放射性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对于放射性物质的毒性评估,主要关注其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名词解释】放射毒理学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放射医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放射性物质对生物体作用的特点和危害性,进入机体的途径,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排出和有效的处理方法等。为临床提供放射性损伤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措施,并为制定放射性物质的最大容许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A 放射毒理学(第十版)》是1992年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图书目录 第一版前言 修订再版前言 第一篇 放射毒理学总论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放射毒理学在毒理学中的地位 一、毒理学的范畴 二、放射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 三、放射毒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放射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的对象...
放射毒理学概述 主要研究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吸收途径、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对机体所致生物学效应,特别是辐射对生殖、遗传物质的损伤、近期和远期效应,即致突变性、致畸性及致癌性及促排药物等,进行实验研究、人体效应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为提出接触放射性核素的安全剂量及卫生标准,并为核医学、...
放射毒理学放射毒理学放射毒理学1、一般毒性作用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2、特殊毒性作用致突变、致癌、致畸性。3、氡及其子体是铀矿工肺癌的病因。4、吸入氡及其子体诱发肺癌的危险度为2*10(-3)Sv-1,年摄入量限值(ALI)为0.02J,导出空气浓度(DAC)为8*10(-6)J/m3。畜汞货昌助妻伯催听毁哎买神估隶掩...
1、第九章第九章 铀及铀系主要核素的放射毒理学铀及铀系主要核素的放射毒理学第三节第三节 氡及其短寿命子体的放射毒理学氡及其短寿命子体的放射毒理学 概述概述 辐射和化学特性辐射和化学特性 体内代谢体内代谢 损伤效应损伤效应 减少吸收和加速排除减少吸收和加速排除氡(氡(Radon) 1899年,欧文和卢瑟福在研究钍...
放射毒理学1、一般毒性作用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 2、特殊毒性作用致突变、致癌、致畸性。 3、氡及其子体是铀矿工肺癌的病因。 4、吸入氡及其子体诱发肺癌的危险度为2*10(-3)Sv-1,年摄入量限值(ALI)为0.02J,导出空气浓度(DAC)为8*10(-6)J/m3。 5、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滞留、排泄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