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门元被确定为国家级传承人,杨万柱、杨万平被确定为省级传承人。为传承与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区四坝镇成立了攻鼓子艺术团,登记注册了武威市凉州攻鼓子艺术协会,在此基础上又在四坝镇建立了传习基地及传习所,配备了多套道具及服装,并拍...
1956年,武威县四坝乡杨家寨子村的《攻鼓子》队参加了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舞蹈调演》,受到了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与他们在怀仁堂合影留念。有幸参加这次赴京表演的《攻鼓子》队共有8名队员:杨烈山、杨泽元、杨枝元、杨普元、杨义元、杨根元、杨万礼、杨升元。这8...
▲凉州攻鼓子 姜爱平摄 人们说,《秦王破阵乐》是“武乐武舞”之祖宗,“锣鼓杂戏源于秦王破阵”,作为“武腰鼓”的典型代表,攻鼓子被认为与秦王破阵乐渊源颇深,就不足为奇了。虽然像《秦王破阵乐》那样的乐舞的形式湮没难寻,但乐舞的文化基因或多或少通过民间艺术形式保存下来,武威攻鼓子就是其中典型个例。
这是凉州攻鼓子,它是流传在武威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集民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具有典型的西凉乐舞的遗风,数代相沿,承续不衰,有着声望的生命力。 1 历史悠久 凉州攻鼓子最早是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孙等某个少数民族的鼓乐舞,已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少数...
攻鼓子 类型 中国民间鼓乐舞蹈 属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号称 西部鼓魂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一队古装黑衣武士,随着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省也袁植,初似铮纵泉流,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击鼓起舞,将观舞者带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中,这就是号称西部鼓魂的武威"攻鼓子"。"攻鼓子"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这是凉州攻鼓子,它是流传在武威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集民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具有典型的西凉乐舞的遗风,数代相沿,承续不衰,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深为当地人民所喜闻乐见。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 摄影/袁志强 一、历史悠久 凉州攻鼓子最早是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孙等...
记者今天(12日)从武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获悉,2月11日至12日(农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五),“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受邀参加元宵节演出活动。在演出现场,随着鼓声渐次升腾,表演者身着黑衣黑靴,头戴雉翎黑帽,腰系朱红战鼓,动作刚健雄浑。阵法变换...
走进武威,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以其激昂的鼓点和深沉的韵律,让人感受到一种源自于大地的力量。每当鼓声响起,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而天马的传奇故事,则让人心生向往,那些关于汗血宝马的传说,至今仍在民间流传,激励着人们追求卓越和自由。武威不仅有着丰富的...
“凉州攻鼓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门元 #厚道甘肃 #非遗 #攻鼓子 - 凉州融媒于2024032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48.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