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惠: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包括了“收”和“送”两方面。根据《条例》第九十七条,违规受礼行为主要有两类,一是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券)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二是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财物。判断是否“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重在把握收受行为是否与收受人...
从收送物品类型来看,既有米面茶油、月饼粽子等日常食品,又有名烟名酒、玉石字画等名贵特产,同时,购物卡、代金券、手机等也屡见不鲜,且一起违纪案例往往表现为既收钱又收物,一次性收受多种礼品礼金。具体而言,在违规收送礼品方面,烟酒、卡券仍是高频词,在167起典型案例中,涉及违规收送烟酒的共79起,涉及...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等现象有所遏制,但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整治。案例1 违规收受辖区单位所送礼品礼金问题 某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原处长乔某某,2015年至2019年期间先后7次在春节前违规收受辖区内学校以拜年为名所送礼...
我国法律对公职人员收送礼品的行为有明确规定:受贿罪的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工作人员,在特定条件下收受他人财物可能构成受贿罪。这些条件包括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且情节严重。政务处分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一、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5类情形 从2023年1月至6月全国的统计情况来看,查处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占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41.43%。按照2018年《条例》的规定,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在实践中可以分为以下5类情形。第一类是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财物。这类问题的处分依据主要涉及2018年《条例》第88条...
严查顶风违纪不手软。省纪委监委对顶风违纪收送红包礼金的5名省管干部给予免职或降级处分,先后组织严肃查处湘西州、益阳市多名领导干部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期间违规吃喝,邵阳市11名党员干部违规吃喝、醉驾顶包,省科技厅等9名公职人员违规公款吃喝等案件,并进行公开通报,形成强烈震慑。严守节点不松劲。湖南各级...
而收礼行为中,作为送礼一方往往是进行长期“感情投资”,以获取相关利益;三是从往来金额看,正常礼尚往来的金额相对较小,没有明显超出当地正常的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个人经济能力,且有来有往,彼此送和收的礼品礼金价值大致相当,而收礼行为一般表现...
近年来,公款送礼问题虽得到有力遏制,但一些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却在高压态势之下改头换面、花样翻新,如有的借工作为由,以讲课费、课题费、咨询费等名义违规收受礼品礼金。 针对监督执纪中发现的该问题,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
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的主要特点 通过梳理相关案例发现,向党员干部送礼者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对象、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外商和私营企业主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党员干部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礼品礼金最为普遍。如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管理科原科长邵嘉斌在为食品生产企业...
中国纪检监察报9月2日报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日公布了今年7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其中,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吃喝三类问题分别为1322起、1139起、893起,排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前三位,分别占比28.8%、24.8%、19.4%。梳理今年以来前7个月的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