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以前红军没用过,恐怕古往今来也没有这样的战例。 这就是“收紧阵地”“决战防御”的战法。 具体来说就是:借助险关隘口,节节抗击,逐步收缩;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助长敌人骄傲情绪的目的;我军则逐步收缩,凝聚力量,凝聚情绪,视具体情况,等到敌我态势发生逆转,我则集中所有力量一拳打出,一举打垮...
红四方面军共有4个师12个团约1.5万人。由于这段时间,军事上张国焘完全倚靠徐向前,因此徐向前指挥起来再没有什么羁绊。他根据川北地区北高南低,易守难攻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打法。作战方案交给张国焘的时候,张估计还没有完全看明白,就直接同意了。于是,徐向前便也开始排兵布阵了:以...
战争的物理属性:徐向前的“收紧阵地”及其他(徐向前评传37) 1 徐向前元帅打仗给人的感觉是总有办法。 在一些将帅的回忆录中,说到这一点时常见“有办法”,“办法多”等用语,徐帅的老搭档,年轻气盛、心气摩云的陈昌浩也说,打仗还是向前“有办法”,——不是说什么战术精妙、用兵如神等漂亮的套话,而是非常质朴而又...
相对来说,徐帅最常用的“围点打援”出现得比较多,这个收紧阵地打法,看来除徐帅外一般人还真不会用。
揭秘川陕根据地:收紧阵地战法有多牛?一战让红四方面军增加3万 揭秘川陕根据地:收紧阵地战法有多⽜?⼀战让红四⽅⾯军增加3万 之前说过,红四⽅⾯军4个师1.5万⼈历经险阻,最终在川陕地区站住脚,随后决定向四川进 军。揭秘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何以惨败?只因他被胜利冲昏头脑 1932年12...
“收紧阵地”战法是徐向前根据川陕根据地的地势、敌情和红军的实际,创造性提出来的新战法,与大家所说的“诱敌深入”有相似性,但又有独到之处。 收紧阵地战法是利用地利优势,以部分兵力层层阻击,起到最大限度消耗迟滞敌人的目的。当消耗敌人的目的达到后,红军主动撤离,进一步收紧阵地,再次消耗敌人。
“收紧阵地”战法是徐向前根据川陕根据地的地势、敌情和红军的实际,创造性提出来的新战法,与大家所说的“诱敌深入”有相似性,但又有独到之处。 收紧阵地战法是利用地利优势,以部分兵力层层阻击,起到最大限度消耗迟滞敌人的目的。当消耗敌人的目的达到后,红军主动撤离,进一步收紧阵地,再次消耗敌人。
3月8日,红军主动撤出巴中,收紧阵地到清江渡一线。敌右纵队在进攻得胜山受阻后,停止前进。 2月12日至3月18日,是反三路围攻第一阶段作战。徐向前命令红军逐步收紧阵地,主动放弃南江、巴中,杀伤敌军近8千人。此时,红军防御阵地收紧为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北线,即北起贵民关、管路口、观光山、大明垭、杀牛坪,...
在防御阶段,他充分利用川北地区的有利地形,“收紧阵地,节节抗击”优势之敌近十个月,为“待机反攻”创造了条件。转守为攻时,徐向前依然考虑了地形因素,具体表现在对反击方向和攻击顺序的选择上。徐向前在反复权衡地区地理与敌我态势后,将目光投向了东线。从地形上看,这里的山脉南低北高,红军不仅能够处于居高临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