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监执行是指将罪犯关进监狱,以执行法院对其判处的刑罚。这是刑事执行的一种重要形式。具体解释如下: 定义:收监执行是指,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和执行通知书,将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交付给监狱机关,由监狱机关依法对其实施关押和改造。 执行主体:执行的主体是公安机关,特别是羁押罪犯的公安机关。他们...
汝城县社区矫正管理局遂向汝城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书,撤销李某某的缓刑,收监执行。法院审判 汝城法院经审查后认为,李某某在接受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期间,多次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情节严重,依法应当撤销对其宣告的缓刑,执行原判刑罚。遂作出裁定撤销对李某某宣告缓刑六个月的执行部分,对李某某收监执行原判拘役四个月...
收监执行是指将罪犯送入监狱内执行刑罚的措施。 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对于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罪犯,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此外,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则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拘役所、监狱和看守所都可以作...
判决后收监执行的主体通常是司法行政机关下属的监狱管理部门。法院作出判决后,若判处实刑需收监执行,会将相关法律文书送达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对罪犯进行收监登记、安排入监等具体工作,将罪犯交付监狱等执行场所执行刑罚。监狱管理部门则负责监管罪犯的日常改造活动,保障刑罚的执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暂予监外...
导读: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收监执行的条件有发现不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脱离监管的、违反行政规定的、不改正错误的等等,如果存在上述问题的,司法机关可以立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进行收临处理。对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一、对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
社区矫正对象被收监执行 5月21日 灵武市司法局对在社区矫正期间违反法律和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依法提请撤销缓刑,将其收监执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后灵武市首名被跨省撤销缓刑,依法收监的...
两年间,杨某从正常人到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服刑能力,是病情急剧恶化还是为逃避刑罚故意装病?近日,在浙江省诸暨市检察院的监督下,杨某被依法收监执行。几次鉴定意见存在矛盾 2019年11月,杨某(已被取保候审)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公安机关移送诸暨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审查起诉阶段,杨某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并表示...
7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四周年之际,银川市司法局发布2024年上半年8名社区矫正对象被依法撤销缓刑收监执行案例,压紧压实全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刑事执行主体责任,持续释放从严从紧的强烈信号。判处缓刑不等于免除刑罚,非监禁刑不等于无限度的自由,...
缓刑也是刑,虽然缓刑考验期内不要求收监执行,但缓刑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性,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除了要遵纪守法外,还需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有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不服从监管,将会被收监执行。因此,社区矫正人员应该珍惜改过自新的机会,积极配合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