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是指摩尔(Moore)创始人所提出的一种观察规律,它指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隔约18至24个月便会翻倍,而成本会相应地减半。因此,摩尔定律可以概括为“集成电路的性能每隔一段时间会提升一倍,而成本会减半”。摩尔定律最早于1965年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他在当时的科技界发布...
摩尔定律是计算机领域的指导性概念,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根据该定律,设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从而提高性能。多年来,这一理念一直推动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在快速发展的科技世界里,很少有理念能像摩尔定律那样具有影响力。摩尔定律于 1965 年首次提出,预测微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
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卫民看来,很难说是摩尔定律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还是这些产业促进了摩尔定律。因为,每当摩尔定律发展势头消退时,总会出现新一波“核爆点”,促进摩尔定律步履不停。“这一次如果没有AI算力对芯片的需求,摩尔定律很可能要慢下来。”李卫...
摩尔定律(英语:Moores law)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的。其内容为:积体电路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晶体管)数目,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经常被引用的“18个月”,是由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大卫·豪斯(David House)所说:预计18个月会将芯片的性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晶体管使其更快)。[1]...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尽管这种趋势已经持续...
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于1965年提出的一条观察和预测性规律。它描述了集成电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和其性能随时间的发展情况。摩尔定律的原始表述是:“在一块集成电路上所能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隔约18个月会翻一番,价格却不会上涨。”后来,随着技术...
密码学是摩尔定律应用的关键领域。由于晶体管密度加倍,加密和解密的可能计算能力随着处理能力的增长而增长。例如,随着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强大,以前被认为极其安全的加密技术可能会变得容易受到攻击。因此,正在开发更强的加密技术和更长的密钥长度来保证数字通信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摩尔定律解释了计算行业的巨大进步,使得...
摩尔定律第二个版本 由于第一个版本的摩尔定律只对1965到1975年的集成电路发展做出了预测,因此1975年时,第一个版本的摩尔定律已经“过时”。另外,摩尔通过观察确实发现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与之前自己做出的预测有了误差,综上两个原因,1975年摩尔再次发表论文提出了摩尔定律第二个版本,论文中图2展示了这次修正的结果。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电子工程师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的一个观察性规律,即每隔大约18-24个月,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将会翻倍,其性能也将相应提高。 1.摩尔定律是什么意思 摩尔定律是关于集成电路发展速度的一个经验规律,它指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倍,而价格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