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善法戒是三聚净戒的内容,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是菩萨戒的内容和精神,摄律仪戒是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摄善法戒是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饶益有情戒是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摄是摄受,善法戒是戒律清规,指的是菩萨戒。
如果能善學無量律儀戒就能夠「攝受無量菩薩所學故」 。 「攝受」也是成就的意思 成就了無量的菩薩所應學習的功德 那麼這就叫做攝善法戒。這個攝善法戒的內容在下面有解釋。 宙三、饒益有情戒攝 應知即是饒益一切有情淨戒 現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故。 這是第三科「饒益有情戒攝」 。什麼是饒益有情戒呢 ...
摄善法戒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梵语kus/ala-dharma-sam!gra^haka-s/i^la。誓愿实践一切善法之戒。为三聚净戒之一。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接善戒。即修习诸善,以一切善法为戒者。释门归敬仪卷上谓此戒勤修善法,为报身之因。[菩萨地持经卷四、成唯识论卷九]...
他讲得更清楚了,你所做的这一切,能够让你证得如来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这才称之为摄善法戒。所以他讲的更简单、更扼要。 所以真正佛门讲的摄善法戒,就是包括你要念佛、要修习止观、要参禅、持咒、礼忏、供养诸佛……,乃至成就一切助道之法;你成佛的这些助道之法,你都要学起来。那么你学好了之后...
**《入菩萨行论·摄善法戒》心得体会** 在深入研读《入菩萨行论·摄善法戒》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佛法的深邃与智慧。这部经典不仅是对菩萨道的详尽阐述,更是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和净化。以下是我对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初识菩萨道,心生敬畏** 初次接触《入菩萨行论》,我被其中所展现的广大...
佛教持戒体系:律仪戒与摄善法戒的深度解读 持戒体系涵盖了“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多个层面,其内涵广泛。律仪戒以明确的戒条形式存在,包括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戒律和威仪,为佛教徒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遵守律仪戒就足够了。对于那些律仪戒中未明确规定但属于不善之事,我们同样...
学佛基础(四)【三聚..学佛基础(四)【三聚净戒】:第一条摄律仪戒,就是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就是所有的坏事一点都不能做。第二条摄善法戒,就是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那怕很小的善事都要去做。第三条摄众生戒,就是誓度一切众生
【三聚净戒】:第一条..【三聚净戒】:第一条摄律仪戒,就是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就是所有的坏事一点都不能做。第二条摄善法戒,就是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那怕很小的善事都要去做。第三摄众生戒,就是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摄善法戒毗奈耶聚 摘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 p1459更多:https://www.bmcx.com/ 瑜伽七十五卷一页云:云何摄善法戒毗奈耶聚?谓诸菩萨、于摄善法戒,勤修习时;略于六心,应善观察。何等为六?一、轻蔑心,二、懈怠俱行心,三、有覆蔽心,四、勤劳倦心,五、病随行心,六、障随行心。若诸菩萨、于善法中所有轻心,无...
二、摄善法戒:摄善法戒者,所行之行,能行一切善法也。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聚摄,故名摄善法戒。 三、摄众生戒:摄众生戒者,谓能摄受一切众生也。能摄之行,即是慈、悲、喜、舍。 慈名爱念,能与众生乐故。 悲名怜愍,能拔众生苦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