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提学使司 官署名。清末省级教育行政机构。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掌一省教育行政,稽核学校规程,征考艺文师范。辖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科。置提学使一人,科长六人。 官署名。清置,掌教育行政,稽覈学校规程,征考艺文师范。设六科: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科长、科员分治。
敕河南省提学使司提学使 眹维唐虞三代之世,胶庠塾序制度厘然,其教养也至善,其董劝也至专。唐宋 以来,制科斯设,沿袭既久,专尚词章,读 圣贤书不求实战,以至学非所用,用非所 学。既乖初意,何补时艰?用是停罢制举,建立学校,斟酌古今之宜,博采东西之法,爰设专官,垂为定制。兹以提学重寄...
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 ,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 在废除科举制度的大背景下,官员选拔只能依赖近代教育所提供的人才,从学堂毕业生和留学毕业生中选官为大势所趋。 学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学部官报》书影学...
提学使司详细资料大全 提学使司是一个官署名,指的是清末各省教育行政机构。 清末停止科举、兴办学堂时所设省级教育行政官署。光绪三十一年(1905),载撤学政,在各行省设提学使司,以提学使为主官,管理全省学务。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各有科长、科员。辛亥革命后,改设教育厅,主官为厅长。©...
提学使司是一个官署名,指的是清末各省教育行政机构。清末停止科举、兴办学堂时所设省级教育行政官署。光绪三十一年(1905),载撤学政,在各行省设提学使司,以提学使为主官,管理全省学务。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各有科长、科员。辛亥革命后,改设教育厅,主官为厅长。
第四节安徽学政衙署(安徽提学使司) 一、安徽学政及学政衙署 清代,安徽省设提督学政1人,简称学政,隶属中央,不归安徽巡抚节制。安徽学 政是管理安徽省教育的最高长官,以进士出身的侍郎、京堂、翰林官、詹事、科、道及 部属等官充任,各按原官品级,每届任期3年。学政的具体职掌是:督察全省府、州、县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如图是《学部官报》书影。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 ) A. 文官制度正式引入 B. 选官制进入新阶段 C. 封建教育退出历史 D. 科举制被彻底废除 相关知识点: ...
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3.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3.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3.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3.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
一、每省 设提 学使 司提 学使一员,秩正 三品,在布 政使之次,按察使之 前,总理全 省学务,考核所属职 员功 课。”该 章程清 单,凡 2 3 条,其中, “提学 使司”出现2次,“提学使”出现 1 8 次。2.黑龙江省 档案 馆现存宣统元年 十一 月初二 日,黑龙 江全 省视学员 李斌 呈 文原 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