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中“掼浪头”的意思是说大话,充大佬。如:这小青年经常在大家面前炫耀自己家有多少财富,其实是在掼浪头。 词义:“掼”(guai拼音第三声):同“摔”,意思是说。“浪头”:指江河起浪。合起来就是摔东西在江河中起浪花,指说话大。 用法:“掼浪头”一词是上海话中的常用语,上海人经常使用。 出处:古代...
掼浪头这个词语源于江南地区的方言,其字面含义是“掀起浪花的头”,形象地描述了跌倒时身体的动作。在上海话中,掼浪头也可以用于比喻某人的失败或挫折。例如,如果某人在工作或学习中失败了,人们可能会说他“掼了个浪头”。总之,掼浪头是一个非常常用的上海话词语,用于描述生活中的各种意外情况和挫折。
“掼浪头”大概也是20世纪80年代冒出来的的流行语,大概意思就是虚张声势,以大话、假话吓唬人的“瞎咋呼”,如:伊讲自家路道有多粗,本事有多大,实际浪伊来勒掼浪头,勿好相信伊格。虚张声势的人终归会露出马脚,人们认识到他只是在“掼浪头”,于是俚语又说:“看伊浪头蛮大,但是,浪花一点也不起的”,也讲做所...
“掼浪头”就是这样来的。上海话曾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及有代表性的吴语方言之一,由于人口融合带来的快速蜕变以及普通话的推行,上海话同其他吴语方言相比,迅速异变、官话,已经越来越失去吴语的代表性及特性。掼浪头上海话的来源 1、上海话中的“掼浪头”,最早是江湖黑话,两个人吵相骂,首先就是...
康康,《繁花》里魏总在黄河路上“掼浪头”,至真园里一口气送了88只“霸王别鸡”,看起来老灵额!好想吃一口啊~听说这道菜由甲鱼和乌骨鸡制作而成,分为带汤和红烧不带汤两种。让专家手把手带我们学起来~医学顾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营养科 杨琳 陈胜芳 小伙伴们 吃完上海经典“四大金刚”“宝总...
上海话掼浪头 上海话中的掼浪头,最早是江湖黑话,两个人吵相骂,首先就 是对掼浪头,纷纷说自己认识这个,熟悉那个,到后来,掼的浪头 越来越多,包括身份、自己认得的名人,高干,在当时有种很独特 的现象,浪头越大相信的人越多,时过境迁,上海人口中的掼浪头 用豁胖来代替了。
这几个说法,感觉是原产于上海的;其中“扎台型”《上海话大词典》收录,说明至少前三个还是比较晚起的。掼浪头,是说大话虚张声势;摆花板,是花言巧语做圈套;开大兴,是空口说白话,说得到做不到;扎台型,是显摆卖弄,做面子功夫;台型扎不成,就坍招势。 送TA礼物 1楼2013-12-08 07:06回复 ...
“掼浪头”或许是从“掼派头”而来,这是句老的上海话了,形容那些扔钱显示自己有钱的行为,往往带有贬义,用来指那些实际没钱的人的摆阔行为。没钱的人用起钱来没有经验,往往做了冤大头还不自知,上海人是讲究实惠的,所以乱用钱也被叫做“掼派头”。经常有家长会说“搿只小鬼头赚钞票勿会,掼派头倒蛮来三”,这...
最早来自于江湖黑话,起了争执,对掼浪头 纷纷说自己认识这个,熟悉那个 表示说大话,充大佬的意思 例:工资么就这么点,还要请客掼浪头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声音主播 讲故事的宸妈 38481540 简介:一个调皮男娃的妈妈,来给宝贝们讲故事~ ...
黄河路上“掼浪头”的菜要不要来一份?丨追《繁花》聊养生】《繁花》里魏总在黄河路上“掼浪头”,至真园里一口气送了88只“霸王别鸡”,看起来老灵额!好想吃一口啊~听说这道菜由甲鱼和乌骨鸡制作而成,分为带汤和红烧不带汤两种。让专家手把手带我们学起来:O网页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