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圆生产中,掺杂是指向硅晶体中引入不同类型的元素,从而改变硅晶体的电学性质。 二、常用的掺杂物种类 1.硅(Si)——p型和n型掺杂的基础元素之一。 2.磷(P)——向硅晶体中引入磷可以增加电子浓度,形成n型硅材料。 3.硼(B)——向硅晶体中引入硼可以减小电子浓度,形成p型硅材料...
半导体器件是基于半导体材料制造的电子器件,其中半导体材料指的是一类电子特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为了调控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和其他电学性能,一般需要在半导体材料中添加掺杂物。 在半导体工艺中,常用的掺杂元素包括硼(B)、磷(P)、锗(Ge)等,它们掺杂到晶体硅中后可以通过形成杂质能级来调节晶体硅的导电...
掺杂物的物理性能W ZrO2 Y2O3 CaO MgO SrO La2O3 TiC ZrC ThO2 TiO2 AlN Melting point/°C 3410±20 2715 2690 2572 2852 2531 2315 3067 3540 3390 1870 2,200 Boiling point/°C 5700±200 4300 4300 2850 3600 约3000℃ 4200 4820 5100 4400 2972 2,517 热膨胀系数10-6/℃ 4.6(20~590℃) ...
第三方掺杂物检测机构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验测试中心能办理掺杂物检测报告。可以检测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烃类物质、杂质、催化剂、油漆、聚合物、纤维、橡胶、饲料、肥料、医药、食品、化妆品、燃料、有机玻璃、合成纤维、塑胶、橡皮、沥青等,检测团队拥有齐全的检测仪器设备,可以对样品进行多方位的检测。
扩散(Diffusion)是晶圆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艺步骤之一,尤其是在半导体制造中,用于掺杂硅基材料。这一过程是通过扩散将特定的掺杂物(如磷、硼、砷等)引入硅晶圆,以调整其导电性。 1. 扩散的基本原理 扩散,是指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过程。在晶圆制造中,扩散的对象是掺杂物(例如砷、磷或硼等),这...
掺杂物作用掺杂物作用 Co2O3,MnCO3用量主要用于改善电阻电性能,非线性系数,一部分在晶界处形成受主态和陷阱,提高势垒,,一部分用于作施主杂质,提供载离子,Co2O3、Mn2+他们都能起到抑制氧化锌晶粒生长作用,提高电阻梯度,而且在晶界处锰离子已与铋离子形成固溶体能有效抑制铋的挥发 Cr2O3,Sb2O5,他们主要是提高...
掺杂是指将一些杂质或别的原子引入材料中。在某些情况下,掺杂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质并增强其特性。石墨烯作为一种材料,也可以被掺杂以改变其性质。石墨烯的掺杂物质可以是其他元素,如氮、硼、硫、氧等,也可以是有机物质,如碳纳米管、富勒烯等。这些掺杂物质可以改变石墨烯的导电性、热传导性或其他性质。 三、石墨烯...
该工作通过系统的理论计算,对不同元素的掺杂工艺进行了逐步改进,全面研究了可以提高高镍 NCM (LiNixCoyMnzO2, x ≥ 0.9) 电化学性能的潜在掺杂剂元素。从减轻电极各向异性晶格崩塌、减少氧气逸出和抑制阳离子混合三个标准出发,依次筛选出...
在Ge、Si的单质(原子晶体)中,所有的原子都被束缚在晶格中,所有的价电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都用来和周围的原子成键。所以这种情况下电子很难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宏观上就表现为物质导电能力很低。掺杂之后,掺入的原子仍然被束缚在晶格里,“不得不”和周围的4个Ge、Si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
图2 DMSO-HBr加合物的掺杂机理 a,b)在氯苯中加入螺旋OMeTAD后DMSO-HBr混合物的FTIR光谱,显示了掺杂过程中S = O吸光度区域(a)和OH拉伸吸光度区域(b)中加合物的消耗和H2O的形成。 c)掺杂过程机制。 图3 掺杂的MeO-TPD薄膜的热稳定性 a)CSA的化学结构(左)和通过电导率测量评估掺杂剂热稳定性的几何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