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铙钹 [ zhì náo bó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ì náo bó ] 一种打击乐器。古称铜钹﹑铜盘﹑铜钵。其围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隋唐燕乐法曲中﹐有'铙钹'相和之乐。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掷铙钹 首页>汉语词典 《掷铙钹》 词语掷铙钹 拼音zhì náo bó注音ㄓˋㄋㄠˊㄅㄛˊ 解释闽南宗教民俗“做功德”过程的“普施”法事活动中的一项带有杂技性质的表演项目更多:https://www.bmcx.com/。 其它“掷”字典“铙”字典“钹”字典
而每个掷铙钹的民间艺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拿手绝活,像邱培机可以边用嘴巴咬着两个铙钹旋转,边用鼻子吹箫。 在民间,掷铙钹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技艺,其将宗教法事活动升华为艺术表演形式。1956年,当时的泉州市人民委员会曾举办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石狮掷铙钹艺人邱瑞玉(邱培机...
掷铙钹源于唐初,是流传在南安、晋江、安溪、永春等县(市)的一种道家舞蹈,行话称“演金”。 “掷铙钹为男性独舞,动作刚健有力,技术性强,表演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由于体力消耗大,表演时通常由二人轮流进行。”李用森紧接着介绍道,掷铙钹是唐太宗李世民“游地府”后为超...
掷铙钹(安溪) 保护单位 福建省安溪清水岩风景旅游区 弄铙钹,俗称“耍铙钹”、“耍锣钵”,是佛教云门宗香花派系常用的一种佛门技艺。原为超度死者的一种祭奠仪式,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与地方民间信仰相融合,发展成为闽南宗教民俗“做功德”过程的“普施”法事活动中的一项带有杂技性质的表演项目。
掷铙钹 词语掷铙钹 拼音zhì náo bó 繁体擲鐃鈸 基本词义 一种打击乐器。古称铜钹﹑铜盘﹑铜钵。其围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隋唐燕乐法曲中﹐有'铙钹'相和之乐。
泉州非遗打城戏掷铙钹(上)bili_35397658106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54 0 01:53 App 泉州刺桐古城旧貌新颜第一季(完结) 58 0 01:19 App 泉州刺桐古城旧貌新颜(四) 3180 62 09:34 App 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我理解了,真的好多吃的真的好多神仙! 73 0 01:44 App 泉州南音...
掷铙钹的演变与传承 掷铙钹,这一古老的表演艺术,起源于唐文宗时期。那时,寺庙的道士和僧人常受邀为民众举办法事和法会,但人手不足,于是俗家弟子也加入其中。这些弟子们将武术和杂技等传统技艺融入掷铙钹的表演中,使得这一活动场面热闹非凡,深受民众喜爱。随后,这一技艺被俗家弟子带回民间,并逐渐在闽南、潮汕...
闽南乡土风情《掷铙钹》掷铙钹是闽南宗教民俗“做功德”过程的“普施”法事活动中的一项带有杂技性质的表演项目。掷铙钹使用的器具主要有:铙钹、七寸棒、软刹、香炉。铙钹是铜制的佛教法器,也是佛教音乐中的打击乐器。掷铙钹据传是来自佛教中罗汉的传说。在佛教五百罗汉当中,有一名“飞钹罗汉”,也叫“飞钹尊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