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老却涅槃师,掷笔台前旦过稀。 雉子岂知身后事,至今犹傍法堂飞。🖋️译文:在幽静的山谷中,有位老僧已涅槃, 掷笔台前,少有人来拜访。 野鸡岂能知晓身后之事? 却依旧在法堂旁飞翔。💡注释解读:1. “涅槃师”指的是佛教中修行达到涅槃境界的高僧。 2. “掷笔台”可能指的是高僧生前写作或讲经的...
kōng空shān山lǎo老què却niè涅pán槃shī师,, zhì掷bǐ笔tái台qián前dàn旦guò过xī稀。。 zhì雉zǐ子qǐ岂zhī知shēn身hòu后shì事,, zhì至jīn今yóu犹bàng傍fǎ法táng堂fēi飞。。 智能诗词翻译 作者简介 李俊民[元代]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
掷zhì笔bǐ台tái 空kōng山shān老lǎo却què涅niè槃pán师shī,掷zhì笔bǐ台tái前qián旦dàn过guò稀xī。 雉zhì子zi岂qǐ知zhī身shēn后hòu事shì,至zhì今jīn犹yóu傍bàng法fǎ堂táng飞fēi。 小提示:李俊民的掷笔台拼音读音来自AI,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掷笔台[金末元初] 李俊民 原文 拼音版 背诵 空山老却涅槃师,掷笔台前旦过稀。 雉子岂知身后事,至今犹傍法堂飞。 小提示:李俊民的《掷笔台》原文内容朗读 0喜欢 打赏 完善 至今 空山 涅槃 法堂 台前 岂知 后事 身后事 身后 李俊民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
掷笔台【作者】李俊民 【朝代】金朝 空山老却涅槃师,掷笔台前旦过稀。雉子岂知身后事,至今犹傍法堂飞。热门推荐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元日 王安石(宋) 花 白深富(现代) 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李绅(唐) 七子之歌·威海卫 闻一多(现代)
掷笔台位于山西晋城的青莲寺,为一天然石壁,相传为慧远注《涅槃经》毕后掷笔化身处。相传慧远成名后,回到山西硖石山中创建青莲寺(初名福严禅院)专心注述《涅槃经》。经成后掷笔于台,随即腾空而化,仅在台上留下贝叶经和法衣。明王国光有《掷笔台》诗云:“高僧云卧到莲宫,台上传经写色空。落笔山头乘鹤去,老...
掷笔台介绍:在青莲寺东侧有—天然石壁,岿然屹立,高约20余米。下部怪石峥嵘,顶上却平若砥砺。顶上面积呈条状,宽不足3米,长l0米有余,西南壁部刻“掷笔台”三个大字,相传为当年慧远法师掷笔之地。据说慧远法师至邺学法回高都,就于丹河之滨的硖石山腰创建寺庙,故取名“硖石寺”,也就是最初的青莲寺。在...
珏山 掷笔台..★【珏山 掷笔台】★(新韵)——珏山旅游风景区之四天生石壁述说古,文化传承宝地联。竖若斧劈旁侧立,平如砥砺顶层绵。宽超九尺无跌宕,长近三十颇坦然。得道高僧修苦后,法师慧远著名前。水滨建庙达河畔,至邺学
青莲寺东侧有—天然石壁,岿然屹立,。 下部怪石峥嵘,顶上却平若砥砺。顶上面积呈条状,西南壁部刻“掷笔台”三个大字,相传为当年慧远法师掷笔之地。据说慧远法师至邺学法回高都,就于丹河之滨的硖石山腰创建寺庙,故取名“硖石寺”,也就是最初的青莲寺。在这里,慧远—边讲经说法,一边为《涅槃经》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