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推气散是主要药物组成为姜黄、枳壳、桂心等制作而成的中药方剂。方药组成 姜黄30g,枳壳30g,桂心30g,当归30g,丹参30g,生南星18g,半夏18g,大黄8g,白芍60g,炙甘草12g。功效主治 燥湿化痰,活血祛瘀,通络止痛。肝癌疼痛。用法用量 上药研为细末,并用白参、生姜、白术、茯苓、桃仁、大枣煎汤送服。
《重订严氏济生方》:推气散 药方名称推气散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桂心(去粗皮,不见火)片姜黄(洗)各15克甘草(炙)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生姜、大枣,煎汤调服,或热酒调服亦可,不拘时候。
推气散出自《医学心悟》胁痛篇,原文主治“右胁痛”,又见于清代江笔花《笔花医镜》,但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不止“右胁痛”,凡两胁胀痛者,均可依证选用。毛德西教授学习推气散是由当学生开始的,他说:“老师在治疗慢性胆囊炎时用到此方,口中还低声吟诵道,‘推气散用枳...
页首《嵩崖尊生》卷七:推气散 【别名】 推气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处方】 砂仁 桂心 木香各7.5克 炙草 茴香 丁香 陈皮 青皮 干姜各5克 莪术 胡椒 沉香各2克 【制法】 共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右胁下病满,气逆息难,有形,但不妨饮食。
加味推气散是以片姜黄、甘为主料制成的药方,出自《证治宝鉴》卷十一。主治右胁痛。方药组成 姜黄、枳壳、桂心、当归、红花、厚朴、螟蚣、郁金、柴胡、丹参各30g,制南星、半夏、大黄各18g,白芍60g,炙甘草12g。功效主治 理气,化瘀,通络止痛。肝癌晚期疼痛。用法用量 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口服,每次12g,每日3次...
推气散加味方主要药物组成为姜黄、枳壳、桂心、当归等。方药组成 姜黄3g,枳壳30g,桂心30g,当归30g,红藤30g,厚朴30g,蜈蚣30g,郁金30g,柴胡30g,丹参30g,制半夏18g,生南星18g,大黄18g,白芍18g,炙甘草18g。痛甚者每次用16g,并用白参6g,生姜6g,白术9g,茯苓9g,桃仁9g,大枣9枚,水煎送服。功效...
#费批医学心悟# ——胁痛 推气散——治右胁痛。枳壳(一钱) 郁金(一钱) 桂心 甘草(炙,各五分) 桔梗 陈皮(各八分) 姜(二片) 枣(二枚)水煎散 栝蒌散治肝气燥急而胁痛,或发水泡。大栝蒌(连皮捣烂,...
《医学心悟》推气散: 枳壳 郁金 桂心 炙甘草 桔梗 陈皮 姜枣 治右胁痛。 原文说:“伤寒胁痛,属少阳经受邪,用小柴胡汤。杂症胁痛,左为肝气不和,用柴胡疏肝。七情郁结,用逍遥散。若兼肝火、痰饮、食积、瘀血、随症加药。右为肝移邪于肺,用推气散凡治实证胁痛。左用枳壳,右用郁金,皆为的剂。然亦有虚寒作...
毛德西教授学习推气散是由当学生开始的,他说:“老师在治疗慢性胆囊炎时用到此方,口中还低声吟诵道‘推气散用枳郁金,炙草桔梗陈桂心,生姜大枣作为引,右胁疼痛效如神’。听起来朗朗上口,疗效如期。所以对此方印象很深。” 组成:枳实(或枳壳)3克,郁金3克,桂心1.5克,炙甘草1.5克,桔梗2.5克,陈皮2.5克,生姜2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