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是由财政部于2001年发行的一款财会制度。主要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财会[2001]4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
会计控制包括八个主要方法: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制度、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分为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和业务处理控制。其中,战略控制是为了使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能够更好地与企业当前所处的内、外环境及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在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中通过检查企业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将战略实施后的企业绩效与既定的战略目标及实际绩效标准进行比较与评价,而对...
会计控制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目标导向性 会计控制的核心在于保障企业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会计工作,运用会计方法,采取一系列控制方式和手段,确保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2. 合法性与合理性监督 会计控制需要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意味着要确保所有经济活动...
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早在1949年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而后,从内部控制评审作为注册会计师的一种法律责任考虑,该委员会将内部控制的四...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现在已经通过财政部认可的软件就...
(一)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现代市场发展环境中,企业虽然构建了内部控制流程,然而多沿用过去的控制思想和方法,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上意识薄弱,执行控制活动中则存在惰性。比如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中,很多事项以领导的主观意愿实施,控制部门和人员间缺乏协调和沟通机制;而财务会计更多着眼于账面管理,企业并未就相关人员的...
会计控制是指施控主体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控制,具体而言会计控制是指会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财务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财务预测、...
可以运用流程图来确定内部会计控制的流程、凭证的传递和关键控制点等。 7、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及责任。 8、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 企业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该准则统一规定了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