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三个月后,建议进行复查以确认接种效果。若未形成卡疤或接种失败,可考虑进行补种。已有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有家族或个人惊厥史者、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及哺乳期妇女等禁忌接种卡介苗。同时,在注射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30天才能再次接种卡介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卡介苗接种需严格遵守接种对象、时机、操作及护...
以下是详细介绍: 1. 皮内注射法:这是最常见的卡介苗接种方法。将卡介苗疫苗以极少量0.1ml注射于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时需确保疫苗注入皮内,形成一个白色小皮丘,局部可有红肿、硬结等反应,一般在接种后 2 周左右出现,随后逐渐消退。 2. 口服法:相对较少用。通过口服卡介苗活菌苗来进行接种,适用于特殊情...
接种卡介苗后还常引起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多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这是正常反应,随着接种部位脓肿的愈合,肿大淋巴结也会自行消退。可以用热敷的方法促其消退,如果有脓疡形成,可以请医生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促进愈合,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有脓疱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局部要保持...
接种卡介苗的注意事项常见以下几种: 1.接种完卡介苗24小时之内尽量不洗澡,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2.接种卡介苗后6-8周局部可能会形成小的溃疡,有的儿童会出现化脓的现象,要注意局部的护理与消毒,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局部的清洁,若出现化脓范围比较大时,建议及时就医抽...
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接种(BCG vaccination)是201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结核病学名词。定义 将卡介苗接种于未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婴儿,使其发生一次轻微的、没有临床发病危险的原发感染,从而产生一定的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免疫力。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出处 《结核病学名词》第一版。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以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
通常接种卡介苗2-3周后,卡介苗接种部位会慢慢化脓,2-3月后逐渐好转并结痂,痂皮脱落后,会在上臂皮肤上形成一个直径约0.5-1cm的永久疤痕,我们称之为“卡疤”。 接种卡介苗后出现卡疤,曾被认为是接种成功的标志。 在以前,部分地区会对没...
1948年,第一届国际卡介苗菌株大会宣布BCG是安全有效的;超过1000万人次进行疫苗接种。 1974年底,有超过15亿人接种了疫苗。 1974年以后,每年大约有1亿儿童接种BCG。 接种剂量 一岁以下婴儿重组疫苗标准剂量为0.05 mL,一岁以上婴儿重组疫苗标准剂量为0.1 mL。接种策略 在结核病高发或麻风高负担的国家中,应为...
5接种卡介苗引发的不良反应 (一)淋巴结炎 1、临床表现: (1)卡介苗接种后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 (2)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培养可阳性,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淋巴结组织病例检查为结核病变。 2、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