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生也无涯:南极行思录》作者:朱山著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ISBN:978-7-115-59953-7内容简介:全书以行记的笔法和大量珍贵精美的照片,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地球尽头纯洁旷远、静穆庄严的极致景象,亲历共情地讲述了探索极限的南极人的动人故事、情怀气质,以及人...
探索南极 “90后”勇挑大梁 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极地新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雪龙2”号为例,考察队平均年龄34岁,其中,锐气十足的“90后”占46%,经验丰富的“80后”占30%,他们是考察队的主力。面对极地环境特殊、工作内容复杂、安全风险巨大等诸多挑战,他们迎难而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蓬勃朝气。
央视网消息:中国极地考察40年来,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每一次南极考察都有不少年轻人参加。 今年不到40岁的肖志民已经是“老极地”了,包括本航次他先后18次参加极地考察,其中,南极10次、北极8次。在他眼里,过去的十几年,特别是在“雪龙2”号服役之...
15年18次探索极地,肖志民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极地考察从自然探险时代进入到科学探索时代。不仅考察的地方更远了、作业的精度更高了,队员们的生活也更加舒适了。 探索南极 “90后”勇挑大梁 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极地新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雪龙2”号为例,考察队平均年龄34岁,其中,锐气十足的“90后”占...
探索南极 “90后”勇挑大梁 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极地新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雪龙2”号为例,考察队平均年龄34岁,其中,锐气十足的“90后”占46%,经验丰富的“80后”占30%,他们是考察队的主力。面对极地环境特殊、工作内容复杂、安全风险巨大等诸多挑战,他们迎难而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蓬勃朝气。
🐬罗斯海线路:这条线路带你探索罗斯海,感受这片未被完全开发的极地海域的神秘魅力。🐬南极点线路:挑战自我,直达南极点,站在世界的尽头,感受极致的寒冷与宁静。在挑选路线时,务必关注在南极的实际停留时间,而非总行程时间。例如,8天的船上行程中,来回穿越德雷克海峡各需2天,实际在南极半岛的停留时间可能只有4天...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耿通:当时我们在回程的路上,大概距离中山站100公里处,强大的风暴引起了剧烈的“地吹雪”现象,能见度最严重的时候不足5米。在原地停滞了大约两天的时间,当时队长也是强烈要求我们不要擅自下车,因为有可能下车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回车的路了。...
🚤 探索南极 "海洋无极号"抗冰船,专为2020年极区邮轮建造,拥有32年南北极安全行驶经验。夸克探险的专业极地团队,是【 AECO 北极探险邮轮经营者协会】及【 IAATO 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的正式会员,确保您的南极之旅安全又充满乐趣。🚁 空中视角 船上配备两个直升机甲板,可起降两架双引擎直升机,让更多乘客体验...
王焘在南极参与科考 受访者供图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我国极地科考事业40年来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极地工作者在极寒中的拼搏与付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考察站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焘便是其中一员,从早期的昆仑站到最新的秦岭站,1988年出生的他见证了中国逐步跻身全球极地研究的“第一梯队”...
在接下来24-25年的新航季里,将有超过600位中国游客前往北极四岛,超过1, 400位中国游客前往南极。” 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游轮探险感兴趣,随着疫情的结束,海达路德针对中国市场正式重启“China Ready”(中国准备好了)服务,对产品和人员进行升级,增加更多的中国人员,加强本地化,让客人有更好的体验,从而促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