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 《授笔要说》一篇,前叙笔法传授,自谓授法于徐璹、崔邈,后言执笔五法。大抵唐以前作书,颇重执笔之法,故言者较多。但所引名家口授秘传,并不可靠。 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
授笔要说韩方明著 未知 书法 韩方明,唐代贞元年间书法家,生平事迹不详。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授笔要说》一篇,前叙笔法传授,自谓授法于徐璹、崔邈,后言执笔五法。大抵唐以前作书,颇重执笔之法,故...展开∨ ...
《授笔要说》全文-古籍授笔要说 作者韩方明,唐德宗贞元(785--805)年间书法理论家。关于他的生平已不可考,字迹也不流传于世。他在《授笔要说》中曾自述说:“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受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受法于清河崔公邈,由来远矣。”近人沈尹默在所著《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有专...
然后心意在下笔之前,下笔处在心意之后,都必须根据笔法应用,思考其中有难写的字,预先在心中安排设置,然后下笔,自然而然舒闲自适,神情姿态雄强飘逸,不能突然间没有法度,放任笔随意生成,那就不能说懂得书法了。 【解析】 韩方明引用老师徐璹三段话,一是执笔要表现出力势;二是与执笔密切相关的是用笔;三是用笔当...
书论隋唐五代韩方明《授笔要说》 韩方明,唐德宗贞元(785--805)年间书法理论家。关于他的生平已不可考,字迹也不流传于世。他在《授笔要说》中曾自述说:“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受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受法于清河崔公邈,由来远矣。”近人沈尹默在所著《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有专文...
夫把笔(1)有五种,大凡(2)管长不过五六寸,贵用易便也。 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3),亦当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钩擫(4)讦(5)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世俗皆以单指苞(6)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每作一点画,虽有解法,亦当使用不成。曰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
作者:韩方明,唐代贞元(785年一一804年)年间书法家,生平事迹不详。 文曰: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然意在笔前,笔居…
唐韩方明授笔要说 译文 摘要: 1.唐韩方明的背景介绍 2.唐韩方明授笔要说的主要内容 3.授笔要说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正文: 唐韩方明,字伯玉,唐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擅长诗文,尤以书法见长,与欧阳询、虞世南并称“初唐三杰”。他的书法影响了后世许多书法家,被誉为“唐人楷书之冠”。他的作品《...
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 《授笔要说》一篇,前叙笔法传授,自谓授法于徐璹、崔邈,后言执笔五法。大抵唐以前作书,颇重执笔之法,故言者较多。但所引名家口授秘传,并不可靠。 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