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捷报处 官署名。清朝兵部所属机构。凡各省由驿站驰奏之摺均经本处转递奏事处入奏。凡军机处“寄信”批摺亦由此加封发递。司官无定额,由尚书酌委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等任职。下有差官四十人,负责递送文件。此外,各省派有驻京提塘官十六人,掌递本省与各部院来往文书,以及领送颁给本省官员...
历史知识> 捷报处 官署名。清兵部所属机构。掌发送奏折和谕旨。凡各省由驿站递送的奏折,均经由捷报处转送内奏事处递进;皇帝批回的奏折及由军机处寄发的谕旨,亦交由捷报处加封发送。无额定官员,由尚书酌委郎中、员外郎、笔帖式等官员办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兵部撤销,遂归陆军部。宣统三年(1911)更名为邮报处...
参考答案: 捷报处_名词解释:清官署名。属兵部。掌递送文件。各省由驿站所递增奉折,由捷报处交奏事处进呈,批回奏折与军机处寄由捷发谕旨,亦报处加封发递。有差官。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2021规定,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工程应及时收集、整理工程项目各环节的资料,并建立、...
材料反映的事皇帝下达给臣下的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这不但起到了保密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军机处权力大于内阁,故B项错误;军机处职能是跪受笔录,不可能统帅兵部,也不能掌握行政决策权,故C、D两...
全国2063个驿站,还不包括捷报处这个单独机构; 每年消耗财政300万两,再加上驿站自有的地租收入以及部分地方自负支出,估计每年需要消耗500万两; 其中光直隶一个省的驿站就要消耗37万两,对于这么繁重的一项事物,好像从来没有从技术上去改进,从汉唐到明清的方式几乎都一样,通过马牲口和简陋的马车转送。
材料中“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通称为‘廷寄’”体现了军机处能迅速处理机要,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清朝军机处只是侍从秘书机构,没有资格统领兵部,故C项错误;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上传下达,跪受皇帝笔录,没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军机处影响:(1...
清中期,不经内阁而由军机处加封交兵部捷报处即送的文书叫作“廷寄”,“廷寄”内容主要包括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训罪等涉及机密的事情。这说明军机处()A.变革了中央政务机构B.削弱了-e卷通组卷网
本视频由157450430提供,视频内容为:太原外围⑧0②⑧②⒖②兴 任邮递捷报处的二把,有0人点赞,0次播放,0人对此视频发表评论。度小视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有趣有收获的专业小视频平台。
皇帝下达给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通称为“廷寄”。“廷寄”制度反映出()。A:军机处权力大于内阁B:军机处提高清政府行政效率C:军机处直接统领兵部...
【题目】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