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捕鸟树的“进化”就越来越离谱,被越带越偏。因为它的进化初衷虽然是好的,却最终酿成了大祸。这些粘液不仅让种子黏在了鸟类的身上,还顺便将鸟的羽毛黏了起来,甚至将某些力气很小,难以挣脱的鸟类直接黏在了树上。就这样,腺果藤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捕鸟树”,人们看着无数的鸟因此丧生,却无...
很多生物为了改变外界带来的影响,积极传播种子,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比如本文的主角——捕鸟树。它最初就是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努力让小鸟传播种子,但是由于物种进化带偏了发展,最终使它成为了“杀鸟为乐”的“捕鸟高手”。
捕鸟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该物种的种子不够粘,很容易被海洋吞噬,导致种子无法传播。所以,捕鸟树必须让种子变得更加粘,以至于它会杀死鸟类,而杀死鸟类不在它考虑的范围之内。实际上,任何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基本上是不会关心次要的附带损害。当它们受到生存的压力时,它们会让自己不停优化某方面“技能”。二...
这种能轻松捕捉鸟类的植物叫做腺果藤树。这种树因其树上及周围总是有很多被困的鸟而获得“捕鸟树”的绰号。本来靠鸟类传播种子的腺果藤树为什么会变成现在杀鸟为乐的样子呢?这些被进化带偏的物种究竟有多可怕?赫赫有名的捕鸟树 如果有人在新西兰热带岛屿的树林里探索时,可能会看到许多密密麻麻的纤细骨骼和看不...
为了“杀鸟”,连传播种子都不管了 为了解捕鸟树捕鸟机制的原因,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生态学家Alan Burger,在1999年5月来到印度洋的塞舌尔群岛,展开了长达10个月的研究。经过研究,Alan Burger发现,捕鸟树杀死鸟类,根本不可能是为了从中获取能量。他表示,捕鸟树从鸟类尸体中获得的养分,还没有从鸟粪中...
捕鸟树传播种子,主要采取的就是动物传播这种方式。在最开始的时候,海鸟在海面飞累了之后,会寻一处合适的捕鸟树树枝栖息休息。短暂的休憩之后,鸟儿带着捕鸟树的种子飞向海岸或者其他海岛,把捕鸟树的种子洒向远方,这本来是最理想的模式,也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循环关系。但是,捕鸟树大多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岛...
捕鸟树的种子传播方式非常独特,甚至可以说是前所未闻。它采取的是一种策略,通过分泌黏液和散发气味来吸引昆虫。一旦昆虫闻到气味,它们就会爬上黏液寻找食物。然而,捕鸟树并没有为这些昆虫提供食物。当昆虫发现这一点时,已经为时已晚,因为它们无法动弹,成为了捕鸟树吸引鸟儿的诱饵。人们给这种奇特的树取了一个...
捕鸟树其实是紫茉莉科腺果藤属中的一种树木,主要生长在海岸边的丛林边缘或路旁。腺果藤树的外观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高度大概在4公尺左右,叶子是椭圆形或卵形的,颜色为淡绿色。腺果藤树还有果实,其果实为长椭圆形,上面带有带有粘液的腺体。当果实成熟时,会发出诱人的气味,吸引大量的鸟类前来。然而,这些果实...
捕鸟树是紫茉莉科-腺果藤属下的一个物种,这个属以荷兰内科医生和博物学家威廉·皮索( Willem Piso)的名字命名。这个属的大部分植物都是如此——种子可以粘附在鸟类的羽毛上,只是粘附的力度不同而已。它们之所以进化出这种机制,并不是为了获取鸟类的营养,而是因为它们需要靠鸟类来帮忙传播种子。生存在岛屿的植物是...
死亡后的鸟类遗骸,虽然滋养了当地的大地,但是腺果藤树却难获益,原因是因为活着的鸟类每天都能够提供鸟粪,腺果藤树从鸟粪中获得的能量比鸟类的遗骸还要多。既然如此,那它们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猎杀鸟类呢?捕鸟树为什么捕鸟?生物学家Alan Burger听说了捕鸟树和鸟类的关系后,开始来到塞舌尔的库金岛研究两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