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心髻 明清时期妇女发髻之一。 明代嘉靖后较流行。妇女喜将头髻梳成扁圆之形,两鬓发下垂齐耳,名曰“捧鬓”;在发髻顶部,则饰以宝石花朵,时称“挑心髻”。明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妇人头髻,在隆庆初年,皆尚圆扁,顶用宝花,谓之‘挑心’。”清无款《秘戏图》中有此发式。
明朝女人(那些诰命夫人们)正式场合是头发梳成“挑心髻”,这个发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带正式的凤冠霞帔,满头的珠玉琳琅金步摇, 所以明朝贵妇们把唐朝女人发型称为“倭堕髻”,意思是蛮夷发型,又伤头发又不庄重,是粉尘女子和小丫鬟们梳的发型。 老实说,其实最好的还是坠马髻,主要是方便, 现在女孩很多很懒,不愿意打...
所属专辑:大明英华|群像文|无主线cp|大女主|女强|多人有声剧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0.10喜点/集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烟雨_SEVEN 941505 简介:唯爱 Seven陆今安_仓央剧社。 (粉丝属性) 擅长领域:AI制作人、AI绘画、活动运营、审听对轨、监制统筹。
挑心髻最后更新 2022-12-22 浏览31次明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明初,妇女的发髻式样基本上保持了宋元时的形式。嘉靖以后,变化日益繁多。其中有将发髻梳成扁圆形状,再在发髻的顶部,着上宝石花朵的,时人名谓“挑心髻”。 精选发现 手笼 跳脱 臂钏 圭 荷囊 蹀躞七事 鱼袋 香毬...
明朝女人(那些诰命夫人们)正式场合是头发梳成“挑心髻”,这个发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带正式的凤冠霞帔,满头的珠玉琳琅金步摇,所以明朝贵妇们把唐朝女人发型称为“倭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_ahtat 明朝女人(那些诰命夫人们)正式场合是头发梳成“挑心髻”,这个发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带正式的凤冠霞帔,满头的珠玉琳琅...
明朝女人(那些诰命夫人们)正式场合是头发梳成“挑心髻”,这个发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带正式的凤冠霞帔,满头的珠玉琳琅金步摇,所以明朝贵妇们把唐朝女人发型称为“倭堕髻”,意思是蛮夷发型,又伤头发又不庄重,
挑心髻 中国明代传统妇女的一种发式。明初,中国妇女的发髻式样基本上保持了宋元时的形式。明代嘉靖以后,中国妇女喜将头髻梳成扁圆形状,并在发髻顶部,饰以宝石制成的花朵,时称“挑心髻”。古代妇女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