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指令性计划的主要是国营经济中关系国计民生并需由国家调拨分配和部分重要产品和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活动。 指令性计划的特点是:计划下达之后,必须按照计划执行,不得随意改变计划指标;纳入指令性计划的产品,由国家供应必需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由国家直接调拨分配;纳入指令性计划的经济活动,国家可以...
指令性计划也称为命令型计划,是指由上级计划单位按隶属关系下达,要求执行计划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完成的计划。 国家指令性计划是国家下达的带有强制性质的,执行单位必须保证完成的计划。旨在保证国家重点建设任务的完成和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用较广。...
总的来说,苏联排斥市场、依赖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体制,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技术落后背景下的一种应对措施。虽然这种体制在短期内可能有助于集中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但长期来看,它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表现为: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指令性计划经济也就是命令型经济,曾经给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害。 û收藏 1 评论 ñ3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中国科学院 理学 博士 财经博主 4 毕业于 中国科学院大学 查看更多 a 2245关注 53.2万粉丝 18718微博 微关系 他的关注(...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含义: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
解析 指令(或计划)经济在理论上的优点是: (1)社会不会因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产生重复投资的浪费;投入产出技术可以解决中央统一计划的数据处理问题,但数据收集需要巨大信息成本. (2)社会不会出现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这以政府廉政和忠于职守为前提. (3)社会可避免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这以牺牲个人职业...
先看计划经济的概念。计划经济又称指令性经济、命令经济,是政府做出所有关于生产和分配决策的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和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一种体制 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前提,计划经济出台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不足,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了生产力不足的制约,这样的大前提下才提出计划经济。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含义: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形成过程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收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萌生阶段(1949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年10...
中国从1979年实行改革起,就开始引入市场机制,但直到1993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才最终确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注意,这是目标,是宣布让“指令性计划经济”退场,但最终的“完全退场”,到现在也不能说已经完成,以后也会永留痕迹,因为“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