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拱北楼始创于北门外,是后来移址崇安寺的,不过它在崇安寺也有五十来年的历史了。清代晚期的无锡北门外游山船浜是个热闹所在,灯船码头上下处,紧依古运河畔是粮行、纱行、山货行等客商和四乡班船集散之处。同治二年(1863),有位毛姓老板在浜口游弄里开设了拱北楼面馆,此后历经了六位老板,一直沿用“...
🏛️ 拱北楼遗址位于北京路广州百货大厦前,2002年发掘出土。在32米长、4.7米宽的范围内,深达1.8米以上共发现5层城楼基址,分别属于清代、明代、南汉至宋代三个历史时期。🌿 清代拱北楼基址:因后代修路破坏,仅剩基础垫土层和密密麻麻的木桩孔。🌸 明代拱北楼基址:距现地表深约0.8米,仅揭开西边门洞的铺石地面,...
清•曹夏望(朝鲜)《拱北楼》鉴赏:“岭势逶迤走复旋,粉谯云木晓相连。城根直蹴西来水,楼影高侵北极天。畿辅衿喉真控扼,湖湘保障是形便。时平按使浑无事,清夜管弦在画船。”录自《西州集卷之二》(诗·软香录)。
清•柳得恭(朝鲜)《拱北楼》鉴赏:“艸色连洲渚,青春处处深。水流长太息,花发独沈吟。古堞萦双树,仁祠隔半林。孤云去不息,那得系归心。”录自《泠斋集卷之一》(古今体诗)。
拱北楼遗址[Gǒngběilóu Yízhǐ]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道禺山社区内。五代南汉始建,原名“象阙”,俗称清海军楼。宋淳祐四年(1244)改为“双门”,“双门底”亦由此得名。明洪武七年(1374),“双门”重建并改名“拱北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拱北楼遭英国侵略军炮击损毁。清咸丰十一年(1861)修复,...
拱北楼面馆创办于1863年,是无锡最老的一家餐馆之一。百年老店拱北楼始创于北门外,是后来移址崇安寺的,不过它在崇安寺也有五十来年的历史了。清代晚期的无锡北门外游山船浜是个热闹所在,灯船码头上下处,紧依古运河畔是粮行、纱行、山货行等客商和四乡班船集散之处。同治二年(1863年),有位毛姓老板在浜口游...
拱北楼面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创办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二年,即公元1863年,是无锡享有盛誉的百年老店。最初,它位于北门外的游弄里,由面馆、茶馆和浴室三个部分组成,尽管历经六次主人更迭,但店名始终保持着最初的印记。北门在历史上曾是商贾班船的交汇点,拱北楼凭借其独特的服务和美食在无锡独领风骚。
拱北楼,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最早可追溯至906年,即唐代天佑三年,当时的名称为“象阙”,民间则亲切地称为清海军楼。在宋淳佑四年,它被改名为“双门”,这也成为了其附近地区“双门底”名称的由来。到了明洪武七年,这座建筑经历重建,正式定名为“拱北楼”,因其独特的双门拱设计而得名。自唐宋以后...
拱北楼,用板上韵清 • 沈尚鼎(朝鲜) 收藏 • 竖排苍壁周遭压渡头,南来奇胜得玆州。郭危高浪声掀堞,台迥晴天影抱楼。草木青浮春霭积,江山红晕夕阳流。不妨半日淹归路,且办今宵月下游。明 清 中华民国 沈尚鼎(朝鲜) 同期作者 同期政权 历史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