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安拟叩甲,是拟叩甲科节肢动物,分布于福建、广西、云南。识别特征 体长5mm,赭红,鞘翅黑蓝,触角槌节,足(除转节)后胸腹板及腹部黑色;头部刻点稀散,眼粗糙;触角槌节4节,狭松;第7节端部膨阔,8-10节横宽。前胸背板长宽几相等,两侧近平行,前后微收狭,最阔处在中部,前角直,不凸,后角尖;基...
直安拟叩甲,是一种属于拟叩甲科的节肢动物,主要分布在福建、广西和云南地区。它的拉丁学名是Aegus laevicollis,由Saunders在1854年首次记录。目前,该物种的保护级别尚未明确,因为数据资料相对匮乏,其可信度被评估为3级。它是一种野生的陆生生物,其独特的形态特征有助于识别。直安拟叩甲体长约为5...
楔安拟叩甲是一种野生生物,主要栖息在云南地区。这种生物在保护级别上并未列入特殊关注,但其濒危状况的数据目前尚不充足,其可信度评级为3级。楔安拟叩甲属于野生状态,并非经过驯化的物种,它们是完全的陆生生物。虽然不是重庆特有的特有种或模式种,但楔安拟叩甲的独特特征十分显著。它们的体长约为5...
近日,昆明海关在一批入境的干木薯的检查中,又一次重要发现,海外存活的生物并混杂其中,经过检点该活体为有害生物谷拟叩甲,一共发现4头。这是昆明海关首次发现该活体物种。这次发现的4头谷拟叩甲,混杂在干木薯中,与前面火蝾螈、巨人恐蚁这些性质不太一样,显然此次发现是偶然的,并非故意入境到我国,目前该干...
长四拟叩甲,是拟叩甲科节肢动物,分布于福建,台湾,贵州,云南。识别特征 体长12-17mm。黑蓝或铜绿等色。头、触角黑色。前胸背板前后缘各具l条黑狭条纹,既有中央具1个浅黑斑及两侧各具1个小黑斑,也有各斑与前后黑条纹相连者,个别四角为红色或完全红色。头部刻点粗密,触角槌节4节,前胸背板前侧角钝圆...
体长 15.5 ~ 19mm,鞘翅蓝黑或铜蓝色,前胸背板赭红,前缘具一较宽的、两端呈弧凹的黑色横带,基缘为业字形黑纹,中部为 1 对圆形黑斑;后胸腹板两侧各具一不规则橙红色斑,有时两斑相连,两斑中间各具 1 黑色圆斑。头部刻点粗密。前胸背板刻点细微,两侧几乎无刻点,侧缘前部收狭,后部收狭较弱,...
红角新拟叩甲是一种属于拟叩甲科的节肢动物,它的存在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苏、浙江、湖北和福建地区。这种独特的昆虫在分类学上有一个拉丁学名,即Ceruchus minor,这是由Tanikato和Okuda在1994年提出的研究中所确定的。关于其保护状态,目前尚未列入任何保护名录,这意味着我们对红角新拟叩甲的濒危状况...
长四拟叩甲,是一种属于拟叩甲科的节肢动物,其广泛的分布地包括了中国的福建、台湾、贵州和云南地区。这种昆虫的学名拉丁名为Cyclommathus elsae Kriesche,首次被记录于1920年。目前,它并未被列入任何保护级别,由于缺乏相关数据,其濒危状况尚不清楚,其可信度被评估为3级。长四拟叩甲是自然界的...
毛蕈甲科 Biphyllidae 3mm左右 英文名:False skin beetles 一类小科,没什么资料 生活在朽木中,以真菌为食 触角末端2—3节膨大 拟叩甲科 Languriidae 2—25mm 英文名:lizard beete 体型变化较大 成虫主要以真菌以及腐烂的植物为食 幼虫会蛀食植物的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