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词牌名,又名“拜星月”“拜新月”。周邦彦《拜星月慢·夜色催更》为正体,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吴文英《拜星月慢·绛雪生凉》等。词牌沿革 拜星月...
整首词语言清丽精工,风格高秀婉雅。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
拜星月·高平秋思【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
拜星月慢,词牌名,又名“拜星月”“拜新月”。以周邦彦《拜星月慢·高平秋思》为正体,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六仄韵等变体。 拜星月慢,由唐教坊曲演来。始见宋周邦彦《清真集》,入高平调(林...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旅途孤馆追怀情人之词。词的上阕追忆与情人首次幽会情景,突出表现女子的秀美高雅。下阕写别后在荒寒孤馆的相思,揭出欢后苦别的悲剧。通过对失去恋情的追忆,表达仁途失落后的悲惨心态。全词结构上将虚实结合,一虚一实描写传神,读来余韵悠悠。作品原文 拜星月...
《拜星月慢·绛雪生凉》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叙赏莲与宴席中情节,起首即紧扣题意。词的下片细描盆莲的花香、叶色及秋后的形态。结尾言眼前的盆莲虽美,但只怕秋风起时,莲叶枯萎,莲叶梗便像一支支灯架上坠泪的蜡烛,感叹人与物都是回天乏力。这首词句句紧扣,层层跌宕,作者的感叹之情...
上片首先描绘了初次幽会的情景,"竹槛灯窗"的简朴环境象征着两人的真挚情感,"笑相遇"表达了初次相遇的喜悦与一见钟情。"琼枝玉树相倚"象征着双方的默契与契合,"暖日"更增添了温馨的氛围。"水眄兰情"从视觉和嗅觉角度赞美了佳人的美丽和气质,"平生稀见"是对她无与伦比的总体评价。下片则转向了...
自那时起,我便被引领至瑶台之畔,心中满是对那美好瞬间的深深眷恋。雨润云温的记忆,犹如珍贵的宝藏,却在风的吹拂下渐行渐远,令人心生苦涩。此刻,我身处荒寒之地,寄宿于无人问津的馆舍,重门紧闭,败壁间唯有秋虫的哀鸣。心中那份无法割舍的相思,如同溪山间的纽带,绵延不断,无法割裂。
《拜星月·剑匣三更》是宋翔凤创作的一首词。作品原文 剑匣三更,衣装千里,客里荒鸡听惯。一倍凄凉,是今宵孤岸。梦中到、月洁霜清境地,又与、绰约秾姿重见。尺五城南路,迷茫谁辨。记华灯、翠幕开芳宴。拨琵琶自说当风怨。未定何日相逢,已酒阑人散。送门前、跨马天涯远。离亭外、柳色全遮断。剩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