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要求的拖尾因子范围 一般来说,色谱峰的拖尾因子在0.95-1.05范围内被认为是符合要求的。这个范围是基于多数色谱分析实践得出的经验值,能够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拖尾因子在这个范围内时,色谱峰的形状接近对称,峰面积测量误差较小,分辨率和重复性也相对...
《中国药典》规定拖尾因子的合格范围一般为( )。A.0.50~1.50 B.0.85~1.15 C.0.90~1.10B.D.0.80~1.20 E.0.95~1.05
[答案解析] 除另有规定外,峰高法定量时T (拖尾因子)应在0.95-1.05之间。峰面积法 测定时,T值偏离过大,也会影响小峰的检测和定量的准确度。 [答案解析] 根据公式 n=5.54 (tR/Wh/2) 2 带入数值 n=5.54x{1,5min/ (0.20cm 2.0cm/min) }2=1246.5 注意,需将所有单位统一为min。 因此,答案为D。结果...
《中国药典》规定峰高法定量时拖尾因子应该在0.95-1.05之间,低于0.95为前延峰,高于1.05为拖尾峰。 拖尾因子是通过计算5%峰高处峰宽与峰顶点至前沿的距离比来评价峰形的参数,目的是为了保证色谱分离效果和测量精度,常用T来表示。 T(拖尾因子)=W0.05h/2d1,W0.05h为5%峰高处的峰宽,d1为峰顶点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色谱峰的拖尾因子在0.5-2的范围内符合要求。拖尾因子用来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理想的色谱峰是呈对称的峰形。一个峰的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拖尾因子(T)=(W0.5-W)/W,W0.5是半峰宽,也就是峰高一半处的宽度;W是峰宽,拖尾因子应在0.5-2之间。拖尾因子小于0.5,则表明柱效低或者固定相...
1、拖尾因子的定义。拖尾因子是指色谱峰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对称性,通常用第二峰高与理论峰高的比值来表示。拖尾因子越大,峰形越不对称,色谱柱的性能也越差。在液相色谱分析中,拖尾因子合格范围通常为0.95至1.05。2、拖尾因子的影响因素。拖尾因子主要受到色谱柱性能、样品性质、流动相组成和pH值等...
题目色谱峰的拖尾因子在什么范围内符合要求A.0.85~1.15B.0.90~1.10C.0.95~1.05D.0.99~1.01E.0.80~1.20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色谱峰的拖尾因子的概念,依据误差±5%的要求,在0.95~1.05内符合要求。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题目色谱峰的拖尾因子符合要求的范围是() A.0.85~1.15B.0.90~1.10C.0.95~1.05D.0.99~1.01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液相色谱的拖尾因子和不对称度在多少范围内才是正常 尾因子(tailing factor,T)是用以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也称为对称因子(symmetry factor)或不对称因子(asymmetry factor)。《中国药典》规定T应为0.95~1.05。T<0.95为前延峰,T>1.05为拖尾峰。
拖尾因子一般在0至1范围内。这是因为拖尾因子是用来衡量某一时间序列数据的长期趋势和稳定性的指标,其数值越接近1则说明该时间序列数据越稳定、越趋向于长期趋势,反之则越波动不定、越不可预测。在实践应用中,一般认为拖尾因子在0~0.3表示长期趋势不明显、波动较大;在0.3~0.7表示长期趋势逐渐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