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符去世后,徐羡之、檀道济这些有权有势的大臣,把刘裕的第三个儿子刘义隆推上了皇位,他就是有名的宋文帝。与此同时,北魏在拓跋珪和拓跋嗣的治理下,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可遗憾的是,这两位君主都死得太早,现在掌权的是刚坐上皇位1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刘义隆和拓跋焘,这对冤家对头,几乎在同一时间站到...
拓跋焘吃饭就俩菜,还不让后宫女子穿华丽的衣服。刘义隆更狠,有一次来个忆苦思甜宴,带着儿子们一起饿一天。历史上有两种皇帝,一种是换年号狂魔,另一种是打死不换年号。拓跋焘是换年号狂魔,刘义隆则是打死不换年号皇帝。对疆域的追求 🌏 拓跋焘希望速还河南地,无关河北。刘义隆则希望当割江以北输之,则释江南...
刘义隆的第二次北伐时机选得很好,但东边因王玄谟贪污军队瓦解,西边虽然形势不错,刘义隆却自己召回部队,最终只能被动等待北魏和拓跋焘的报复。450年十月,拓跋焘于滑台接受了王玄谟遗留的大量军需物资。闰十月在即,拓跋焘领兵至东平。得知萧斌将主力撤至历城后,拓跋焘迅速部署:让征西大将军拓跋仁率东路军从洛阳...
刘义隆人生的第二次北伐其实在时机选择上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东线崩于王玄谟的军贪,西线虽形势喜人却被刘义隆本人召回,只能坐等北魏和拓跋焘的报复性追责了。450年十月,拓跋焘在滑台笑纳了王玄谟留下的堆积如山的军资。闰十月,拓跋焘进军至东平,然后听说萧斌已经把主力撤退到了历城。于是,雷厉风行地命征西大将...
刘义隆尚有良知,称北伐乃个人决策,未怪罪他人,故未杀江湛与徐湛之。虽联姻未果,但刘劭与江湛、徐湛之已结怨,预示未来将有更多冲突。451年正月初一,拓跋焘最后一次假装要渡江,次日即掳掠百姓、焚烧屋舍撤军。因盘缠有限,此行已至极限,他意图以此作罢,日后再寻衅。回军时,拓跋焘途经盱眙索酒,臧质却以尿回敬...
拓跋焘与刘义隆才是南北朝时代的绝代双骄!南北朝没有他们两个的争斗,那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南北朝。公元430年—450年,统一了中国南北的刘宋与北魏同时进入了强盛期。两国展开了频频的攻防战。南朝宋于元嘉七年(430年)、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及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主动进攻北魏一系列的征战。刘宋建国之初...
刘义隆和拓跋焘,这一对生死冤家,终于几乎同时走到了历史台前,终于正儿八经有了正面交锋的机会。不过在此之前,拓跋焘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一、拓跋焘平定诸侯,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拓跋珪将后燕一分为二,严重削弱了慕容鲜卑的实力,正式宣布北魏进军中原,可惜他39岁的时候被自己的儿子拓跋绍给干掉了。拓跋嗣上台...
拓跋焘,鲜卑族,出生于公元408年。公元423年,15岁的拓跋焘即皇帝位,成为北魏第三位皇帝。刘义隆,汉族,出生于公元407年。公元424年,17岁的刘义隆即皇帝位,成为南宋第三位皇帝。拓跋焘称帝后,在良臣崔浩等人的辅佐下迅速统一北方各族。他在位期间,注重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在文化上也大力推行汉族儒学。拓跋焘...
刘义隆与拓跋焘,这对命运交织的对手,终于几乎同时登上了历史舞台,即将迎来正面较量的时刻。然而,在交锋之前,拓跋焘还需忙碌于诸多事务,为未来的对决做好充分准备。【一、拓跋焘平定诸侯,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拓跋珪,这位英明的领袖,巧妙地将后燕拆分为二,慕容鲜卑的实力因此大受打击。他豪迈地宣告北魏进军...
刘义隆一生正好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同时,恰巧二人都死于亲生儿子之手,几乎同步,二人棋逢对手,正是英雄相对之时。 南齐 齐高帝萧道成 齐高帝萧道成(427年-482年4月11日),字绍伯,南北朝时代,南朝第二个皇朝南齐开国皇帝。 他为政务节俭,实施检籍政策,清查诈入士族籍贯的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