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狸伐,鲜卑族人,出生于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他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其父为明元帝拓跋嗣,母为明元帝皇后杜氏。拓跋焘出生时,其祖父道武帝拓跋珪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将来能够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伟业。公元408年,拓跋焘出生于北魏平城东宫,他在幼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
拓跋焘见此情景,立即放下棋子,对古弼说道:“不听取奏事,确是我的过错。”于是同意将园囿占用的一半土地分给贫民。虽然拓跋焘的纳谏程度不及后来的唐太宗,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算是相当出色的。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拓跋焘在统治方法和制度上较多地借鉴了汉族的方法,使拓跋政权的封建化程度逐步加深。拓跋焘...
拓跋焘闻勃勃诸子相攻,关中大乱,遂乘机西伐。当拓跋焘大举攻夏之际,柔然见魏军有事于西方,又屡屡侵扰边界,神鏖元年(428),柔然骑兵万余攻入塞内,大掠边民而走。因此,拓跋焘决定再行北伐柔然。神鏖二年(429)四月,拓跋焘治兵于南郊,分军遣将,平阳王长孙翰领军自...
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第三位皇帝,太宗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为明元密皇后杜氏[1]。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皇帝、统帅。 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自幼就表现得聪明大度、应付裕如。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
3、拓跋焘 他和刘裕一样,在开疆拓土方面都是乱世中最顶尖的存在,但相比刘裕丢了关中、托孤失败,他被太监所杀更是丢分,另外国内矛盾尖锐,盖吴起义和国史之狱也足够让他排在刘裕后面。4、元宏 历史贡献远大于现实贡献,但一个孝文帝改革足以让他排在第四。5、宇文邕 综合素质超强,军事上灭北齐,政治上奠定...
拓跋焘,生于408年,于452年驾崩,是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是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北魏第三位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拓跋焘刚出生的时候祖父拓跋珪就对他给予了厚望,因为拓跋焘出生时,他的容貌和体态与寻常孩子不一样,于是拓跋珪就非常激动的说,拓跋焘是日后能完成北魏大业的人,所以,拓跋焘...
拓跋焘(408—452年),鲜卑族,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人。北魏第三位皇帝,南北朝时期著名统帅。死后谥号太武帝。威服四夷,一统北方 拓跋焘出生时,体态与相貌便与一般的婴儿大不相同,长大后更是聪慧过人。他的祖父拓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魏王朝的开创者道武帝——对他赞不绝口,逢人便说:“将来能继承和...
拓跋焘生于魏道武帝天赐五年(408年),为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的长子。母杜氏,魏郡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人,太宗即位,封贵嫔,泰常五年(420年)卒。史称拓跋焘出生时“体貌瑰异”(《魏书·世祖纪》),太祖道武皇帝拓跋圭奇而悦之,说:“成吾业者,必此子也”(《魏书·世祖纪》)。 泰常七年(422年)四月,拓跋...
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他是北魏帝国的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母亲是明元密皇后杜氏。拓跋焘自幼聪明大度,处理事务得心应手。泰常八年(423年),他正式登基,年号始光,时年十六岁。他心怀“廓定四表,混一戎华”的志向,亲自率军征战,屡次陷入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