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乡科级干部8.9万人;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7万人。基层反腐“拍蝇”不手软,见证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铿锵态势,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坚定了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信心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
“拍蝇”比喻打击大腐败分子,亦处理小问题或不良现象。苍蝇作为不洁象征,其被清除寓意清除不干净事物,或解决琐碎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此词比喻严肃处理不良现象,维护社会公正公平。政府或组织发现内部不合规行为时,采取措施处理,如调查、纪律处分、罚款或解雇,以维护正常运作和员工职业道德。个人处理生...
“打虎拍蝇”是“反腐”热词,是“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简称。“老虎”喻指位居高层的腐败官员,“苍蝇”则指身处基层的腐败官员。“打虎拍蝇”反映了党中央在惩治腐败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政策措施,既形象又深刻。“打虎拍蝇”行动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行动。“打虎拍蝇”是中国治国理政的...
拍蝇是指对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或者小错误进行过度关注和处理,或者是无意义地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个比喻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夏季经常见到的一幕:蝇落到餐桌上,我们会疯狂地拍打它,但其实这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情。虽然拍蝇看起来无害,但有时候却会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处理...
“老虎、狐狸、苍蝇”“硕鼠、蛀虫、蚁贪”,这些热词总会出现在纪委监委通报曝光或者媒体报道中,特别是每季度或重大节点时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总会提及“打虎猎狐拍蝇”“挖蛀虫、整治蚁贪”等重要内容,那么为什么这样说?使用这么频繁呢?●事实上,这些用词都是经过反复斟酌、认真推敲,很有讲究、说法的。那么,...
“打虎”“拍蝇”“猎狐”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措施和手段。“打虎”,强调的是惩治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腐败行为;“拍蝇”,突出的是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猎狐”重点对象是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在逃境外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涉腐案件在逃境外人员。
首先,"拍蝇"这个形象的比喻,指的是针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其行为却能腐蚀社会风气、侵蚀公信力的小贪与中贪。这些"蝇"虽力量有限,但其数量庞大,一旦滋生蔓延,可能引发社会道德滑坡。打击拍蝇,旨在清除这些蛀虫,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其次,"猎狐"则指向更为严重的问题,它聚焦于经济领域的犯罪...
拍蝇的典故“拍蝇”这个典故,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 传说在明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刘基的官员,他担任过多个要职,包括御史中丞、太仆卿、左副都御史等。他因为清廉正直而备受尊敬。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贪污腐败成风,许多官员都以权谋私,徇私舞弊。刘基看到这种情况后,非常愤怒,他决定要采取行动,惩治这些腐败分子...
从这一组数字可以看出中央“拍蝇”的力度之大: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20日,全国共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80516起,处理91550人;2015年中央纪委先后7次共通报979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点名道姓通报1355人,其中527人移送司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