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从《抽象与移情》走进现代艺术的殿堂 后来欧洲艺术的发展证明了沃林格理论的正确性,一个个现代艺术流派一步一步走向抽象,反过来证明了《抽象与移情》的伟大。“沃林格论述抽象原则为现代艺术打开了大门,从此当代艺术沿着抽象和形式化道路大胆前进,”王才勇如是说。 而后,王老师简单梳理了艺术向抽象发展的过程。“...
最著名的两部作品《抽象与移情》和《哥特艺术的形式》,前者完成于1907年,是作者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1908年正式出版,后者出版于1911年。两部著作一经面世,就在德国当时的先锋派艺术家,尤其是表现主义艺术家圈子中引起强烈反响。另著有《木版油画的起源》(1924年)、《希腊文化与哥特艺术》(1928年)等。 目录 ...
沃林格的这部早期著作是从情致的反命题出发的,抽象与移情的对峙构成了全书的结构,全书的论点和框架均由这个对峙而来。抽象是一个至上的艺术律令,沃林格首先是单纯作为移情的对立面而否定性地去界定这个概念的。至于移情这个概念,沃林格则是从立普斯的美学中吸收而来的,但他与立普斯不同 ,他不认为移情是我们面对对象...
这样的抽象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的过程。 移情是指将自己的情感、经验和态度转移到他人身上,产生与他人相似的感受和理解的过程。移情是人类与人类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的桥梁,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通过移情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思维方式。当我们在电影院观看一部感人的电影时,...
《抽象与移情的艺术》的作者以琼·米契尔的艺术生涯和艺术思想为主线,对艺术中抽象与移情概念的具体阐述。抽象与移情的对峙构成了文章的结构,全书的论点和框架均由这个对峙而来。 抽象是一个至上的艺术律令。移情是我们面对对象的审美态度以之为前提条件并始终以其为特征的普遍原则。这种审美态度仅仅适用于古希腊罗马时...
抽象与移情,《抽象与移情》被奉为现代艺术经典的名著,自1907年诞生起,从未失落各国学界和创作界的关注。不仅艺术研究界,就连专门培养创作人才的院校,都将该书定为启开现代艺术奥秘的经典读本。甚至一些综合院校,至今也一直将该书视为艺术学科的必修经典。
著名作品均在早期,一部是1911年出版的《哥特形式论》,写的是作为北方民族区域的大德意志范围内哥特式建筑的形制与形成,另一部便是《抽象与移情》,两部著作经面世,就在德国当时的先锋艺术家,尤其是表现主义艺术家圈子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个博士生,算年少成名:但沃林格本人也因此被贴上了标签,相比于他成熟期所做的...
最近,有幸拜读了《抽象与移情》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被誉为现代艺术的经典之作,自1907年问世以来,就一直在学术界和艺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作为表现主义时代的杰出艺术学经典,它的影响范围从德国蔓延到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这本书的腰封上写着“理解20世纪一切重要问题的开门咒”,确实有点夸张,但也不过分。
青年画家郑志辉|透过威廉·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抒发自我情感 作者自序:本期的专辑叫《移情》,其实是来源于威廉·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所著一书《抽象与移情》。对于“移情”我就不过多说,虽然读起来很生涩,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翻阅此书。《抽象与移情》被奉为现代艺术经典的名著,自1907年诞生起,从未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