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班含义解释 押班[ yā bān ] ⒈ 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⒉ 内宫女官的首领。 ⒊ 伶人的领班。 什么是押班引证解释 ⒈ 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 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 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押班 词语押班 繁体- 拼音yā bān 注音ㄧㄚㄅㄢ 押班含义解释 押班[yā bān] ⒈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⒉内宫女官的首领。 伶人的领班。 押班引证解释 押班[yā bān] ...
押班读音:yā bān 繁体字:押班 意思: 1.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 ▶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 ▶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新唐书•百官志三》:“朝会,则率其属正百官之班序,迟明列于两观,监察御史二人押班,侍御史颛举不如法者。” ▶唐李洞《题刘相公光德里新...
押班[ yā bān ] ⒈ 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⒉ 内宫女官的首领。 ⒊ 伶人的领班。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押班 押班是宋宦官官名,在副都知下,供奉官之上。
押班的含义是指替代或代替别人值班或工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替代他人承担工作或责任的行为。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押班这个成语常常用在工作场合,特别是在需要轮班或替班的情况下。比如,如果一个同事生病了无法上班,另一个同事就可以押班,替代他的工作。押班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家庭成员之间轮流做家务...
(1)朝会时的领班。唐制,凡朝会奏事,以监察御史二人押班。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余官随班升政事堂朝谒。(2) 宦官职名。宋置,为宦官的领班,其地位在都知、副都知之下。辽南面官内侍省中有押班、左厢押班、右厢押班。(3) 宋代军官名。其地位在都知、副都知之下。参见“都知”。
这表明在唐朝梨园(即宫廷音乐机构)中,押班担任伶人的首领。4. 总结: - 押班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广泛应用的词语。它既可以指代在朝会中管理百官班序的官员,也可以指代内宫女官的首领或伶人的领班。通过了解押班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场合下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娱乐生活。
宋朝知印、押班与升政事堂:解读宰相权力的象征宋初,宰相地位的设立与参知政事的设置有着鲜明的对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参政虽名为参政,但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之举,无疑彰显了其地位低于宰相。而你所提及的“知印、押班、升政事堂”,正是当时宰相特权的三个重要标志,...
内侍押班,官名。北宋内侍省置,分掌往来国信所、军头引见司、翰林院等部门之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正六品,为内侍职事官。南宋因之。沿革 内侍押班,官名。北宋内侍省置,以内侍官在内殿崇班以上者充任,位在副都知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为内侍职事官。南宋因之。职责 分掌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