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披针薹草(学名:Carex lanceolata Boott),是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根状茎粗壮,斜生。秆密丛生,纤细,扁三棱形。叶初时短于秆,后渐延伸,边缘稍粗糙,基部具紫褐色分裂呈纤维状的宿存叶鞘。苞片佛焰苞状,苞鞘背部淡褐色,其余绿色具淡褐色线纹,腹面及鞘口边缘白色膜质。小穗3-6个;顶生的1个雄性,线...
我见到的山东本土植物和园林栽培植物(216)大披针薹草 禾本科薹草属。秆密丛生,高10-35厘米,粗约1.5毫米,叶初时短于秆,后渐延伸,与秆近等长或超出,纤细质软。小穗3-6个,顶生的1个雄性,侧生的2-5个小穗雌性。大披针薹草有一变种亚柄薹草,其与大披针薹草的不同是雌花鳞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
大披针薹草有一变种亚柄薹草,其与大披针薹草的不同是雌花鳞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果囊除2侧脉外,无明显的细脉。生于山坡、灌丛下、水边或耕地边。 我拍摄到的这组可以肯定是大披针薹草,但是原变种还是变种亚柄薹草分不清楚。
披针薹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其根状茎短小,形成密集丛生的秆。这些秆通常高约10-15厘米,纤细柔软,稍扁平滑,下部由短叶包裹。叶片长于秆或与秆近等长,平张,宽约6-7毫米,平滑无毛。叶鞘紫红色,有些叶片仅具鞘而无叶片。宿存叶鞘为黑褐色,分裂呈纤维状。植株苞片鞘状,其中下部的苞叶顶端具芒状...
披针鳞薹草(Carex lancisquamata L. K. Dai):为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薹草属的一个植物种。形态特征 根状茎具较粗而长的地下匍匐茎,外面包以紫褐色的鞘。秆丛生,高40-45厘米,较细,钝三棱形,棱上微粗糙,基部具少数紫褐色无叶片的鞘,下面的老叶鞘常细裂成网状或纤维状。叶稍短或稍长于秆,宽2-4...
少花大披针薹草,莎草科植物,产于吉林、内蒙古;生于森林附近的山坡岩石上。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形态特征 植株较小;侧生雌性小穗仅具2-3朵疏生的花;小穗轴明显呈之字形弯曲。参看:大披针薹草(原变种)(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生长环境 生长于森林附近的山坡岩石上。分布范围 产于吉林、内蒙古;日本...
大披针薹草广泛分布于中国多个省份,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此草种通常生长在林下、林缘草地、阳坡干燥草地,其生存海拔范围从110米至2300米不等。大披针薹草的分布不仅限于中国,它在蒙古、朝鲜、日本以及...
Carex lanceolata 莎草科薹草属 大披针薹草在山区十分常见,生于山坡或沟谷林下,叶线状披针形,很长,冬天也不会完全枯死,顺着山坡垂下,外号“顺坡溜”。大披针薹草的花期很早,早春3月中下旬即进入盛花期。开花时花葶高于叶丛,每个花葶上有小穗3-6个,雄雌顺序,即最上面顶生的1个为雄小穗,都是雄花,...
大披针薹草根状茎粗壮,斜生,高可达35厘米。秆密丛生,纤细,扁三棱形,上部稍粗糙,粗约1.5毫米。叶初时短于秆,后渐延伸,与秆近等长或超出,平张,宽1-2.5毫米,边缘稍粗糙,基部具紫褐色分裂呈纤维状的宿存叶鞘。苞片佛焰苞状,背部淡褐色,其余绿色具淡褐色线纹,腹面及鞘口边缘白色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