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塞戒经》说,依佛法修行,只有修到阿那含果(第三果)和阿罗汉果,才能转应后世重受的欲界重业果报,在现世提前受报或从轻受报,轻业不受,不是一修行便可转、消业报。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笼统肯定因果律可超越,忽略了可转、消宿业的条件,未能将真、俗二谛统一(依业空故必有因果报应),堕于“恶取空”的...
历史知识> 报应问 篇名。南朝宋何承天著。时佛教徒宗炳等人盛赞佛教,并对僧人慧琳《黑白论》进行批评。作者乃著文驳斥宗炳,指出报应之说“言奢而寡要”,“譬迂而无征”,乖背五经,故见弃于先圣。此文现存于《广弘明集》中。 报应问相关 鸿猷录
报应问·何承天 2024-07-04 20:40:0602:37 19 所属专辑:诸子百家名篇鉴赏辞典 喜欢下载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1 达性论·何承天 412024-07 2 报应问·何承天 192024-07 3 喻道论·孙绰 162024-07 4 老子疑问反讯·孙盛 452024-07 5 无君论(...
关于佛教的因果报应问题,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定律:一、善恶业因必生同类果报。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类因必生同类果报,善业必生善报,恶业必生恶报。二、自作自受,不由于他。众生所造的业必定由自己来承受果报,不能由他人替代。三、业因庆尘多类,果报五种。业因可以分为二因、三因、六...
因果报应 by:伊布拉雅 100 分别善恶报应经 by:不空堂的堂 221 0746饿鬼报应经(1卷) by:山野伍樵夫 2.1万 民间诡事|因果报应 by:演播恋战 1040 LXG | 12.罪孽的报应 by:听雨轩_2020 9006 李苏居士~《罪福报应经》 by:卍_李苏居士_卍 202
1. 近期遭遇诸多不幸,包括退学、牙髓炎、背伤、青春痘以及父母离婚,这可能是因果报应的体现。然而,报应不一定是源自过去行为的直接结果。通常,40岁之前经历的是前世行为的果报,而40岁之后,今生修为的善果可能开始显现,同时,今生的恶行也可能带来一些小的报应。真正的深远果报可能会在来世承受。2. ...
短篇(一百三十)报应 青壶先生发表于人间妖鬼录 巡山人故事:客车劫难 1 人的命虽然是天注定,但是过程中的大劫难,却是可以躲避的,当然,这要看每个人的福报来说。 福报大者,冥冥中自有多方有形无形众生暗中护佑,以助其化险为夷。亦或,在劫难来临之前,会… 语子不语 何为六道,是什么推动众生六道轮回 《生死轮...
人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利用小事情故意坑人去干缺德事,这样缺德就算拿到钱,现在花着人家的血汗钱,也不怕哪天造报应在下一代身上吗? 特二爷 赫赫有名 13 这个嘛 不是没证据嘛 你们碰到 他自己摔伤的 特二爷 赫赫有名 13 要赔偿 他找视频监控 弘扬正义150 颇具盛名 7 一个椎体鉴定轻度压缩性骨折,打...
关于佛教的因果报应问题,我认为它是一种信仰和哲学,教导人们遵循道德行为,相信因果报应的真实存在。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观念,是核心教义之一。这一观念认为,众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都会受到因果律的制约。具体来说,人们所做的善恶行为,最终都会得到相应的报应。这种报应并非立即显现,而是在因果...
六十四、因果报应问题(64) 68 2024-06 3 六十一、天界大神大佛供奉什么呢?(61—63) 58 2024-06 4 五十七、农村有的能过阴的人真能到阴间和阎王谈判吗?(57—60) 55 2024-06 5 五十一、佛为啥一出来就金光四射?(51—56) 95 2024-06 6 四十八、究竟什么是知了一切境界呢?(4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