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刑论名词解释:又称“报应主义”。西方刑法学者关于刑罚目的的一种学说。认为刑罚只是为了恢复社会正义或满足社会的正义感而对犯罪加以适用,意在对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的报应,除此之外,刑罚本无其他目的。犯罪是判处刑罚的唯一原因。报应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道义责任和社会正义的观念,认为犯罪为自由意志决定的结果,违反了社...
报应刑论就是以此为前提建构起来的。 二、报应刑的实现 作为刑罚正当根据的报应是对犯罪的回报(以恶报恶)以及对受害者的补偿,它主要根据犯罪事实上造成的危害后果确定刑罚及其程度,追求罪刑之间的大致均衡。 报应刑理论经历了从神意报应到道义报应,再到法律报应的演进过程,其中康德推崇的道义报应论(以道德义务论证报应...
报应刑论与目的刑论区别在于,前者注重事后处理,“即把善后作为刑罚的任务”;后者注重面向未来,即预防犯罪。如果大家不记得的话,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贝卡利亚对于刑罚的目的的描述:“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用目的刑论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双重预防论啊。再看...
因为当国家选择忍耐和宽容而不进行报应,那么事实上就降低了侵犯者实施侵害行为的预期成本,会导致更多的侵害行为发生。 (三)报应刑理论的弊端 首先,犯罪黑数的存在使得有罪必罚的报应刑思想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警方获悉并记录在案的犯罪行为只是‘实...
为什么需要刑罚 目的刑论 pk 报应刑论 上期我们通过嗑贝卡利亚和费尔巴哈了解到刑法学旧派的部分理论主张:即罪刑法定原则、个人意志自由论、以及犯罪预防论(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三个部分(见往期文章《刑法学的…
目前理论界大量学者主张预防刑论,并批评报应刑论。但报应刑论一直以来的进步与发展被忽视,人们对其的理解往往还残留着残酷与复仇的印象。因此本文尝试将厘清报应刑论的发展脉络,并通过报应刑论的哲学基点剖析,并对相对报应刑论进行提倡。 关键词:刑罚理论;刑罚根据论;报应刑论;相对报应刑论 一、报应刑论的起源与...
在刑法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刑罚的目的曾有过激烈的讨论,主要分为报应刑论和目的刑论。报应刑论认为刑罚是对犯罪的报复,而目的刑论则主张通过教育改造罪犯以消除社会威胁。这两种理论在欧洲大陆的刑法发展中相互碰撞,最终融合了两者的优势,构建了现代刑罚体系的基础。各国在法律侧重上各有不同,欧美倾向...
黑格尔等价报应刑论中犯罪的含义是 1小时前 黑格尔等价报应刑论中的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且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种理论强调犯罪与刑罚之间应当保持一种等价关系,即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应与所受的刑罚相匹配.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犯罪被视为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是对法的否定.因此,黑格尔认为,...
大路法系并非特指报应刑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路法系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法律术语,它可能指的是大陆法系,这是一种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而报应刑论,则是一种刑罚理论,认为刑罚是对犯罪行为的报应,即犯罪人因其犯罪行为而应受到的惩罚。 其次,大路法系(或大陆法系)并不仅仅包含报应刑论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