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乌头,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Aconitum fusungense S. H. Li et Y. H. Huang的块根。分布于吉林抚松。具有祛风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入药部位 块根。性味 辛,温。功效 祛风散寒,止痛。主治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
抚松乌头 抚松乌头用于祛风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 【拼音名】Fǔ Sōnɡ Wū Tóu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块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抚松乌头,多年...
抚松乌头 药材名称抚松乌头 拼音Fǔ Sōnɡ Wū Tóu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块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抚松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无秘或疏被短伏毛,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中部...
【拼音名】Fǔ Sōnɡ Wū Tóu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块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抚松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无秘
抚松乌头 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 性味辛;温;有毒 功能登录查看 主治登录查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 禁忌炮制后用,孕妇慎用。 炮制鉴别 生物特性 采收加工 春、秋采挖块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形态特征 抚松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无毛或疏被短伏毛,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中部以上茎生叶...
原形态: 抚松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无秘或疏被短伏毛,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中部以上茎生叶有短柄,长0.3-3cm;叶片圆五角形,长4-9cm,宽4.5-11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披针形或线形,宽2-3mm,侧全裂片不等2深裂,上面有短伏毛,下面无毛。总状花序稍呈伞房状,有8-11朵花,花序...
中药抚松乌头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春,秋季采挖块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 抚松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无秘或疏被短伏毛,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中部以上茎生叶有短柄,长0.3~3厘米;叶片圆五角形,长4~9厘米,宽4.5~11厘米,3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披针形或线形,宽...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块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抚松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无秘或疏被短伏毛,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中部以上茎生叶有短柄,长0.3-3cm;叶片圆五角形,长4-9cm,宽...
抚松乌头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药名以汉语拼音表示为"fu song wu tou",拉丁学名则是Aconitum fusungense S.H Li et Y.H.Huang,属于毛茛科。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吉林抚松地区的海拔870米的山地草地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在抚松地区发现。抚松乌头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1米,茎部通常无毛或者...